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玉萍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且秋季又是一年中收获的季节,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我国把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是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且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图1甲骨文“重”字
图2金文“重“字
图3篆书“重”字
图4隶书“重”字
图5楷书“重”字
图6甲骨文“阳”字
图7金文“阳”字
图8篆文”阳“字
图9隶书“重阳”
图10行书“重阳”
图11草书“重阳”
图片12楷书“重阳”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重”字美学变奏
汉字,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瑰宝。端庄方正的汉字,在数千年的风霜雪雨中百炼成钢,撇捺飞扬是血脉,横平竖直尽风骨。每一个汉字都有丰富的内涵和意蕴。
重,是一个古老的字。《说文解字》曰:重,厚也,为双音双意字。一意chóng,表示再,又一次。一意zhòng,表示分量大,紧要。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图1),人负“东”,或者人脚下踩着“东”,名之为“重”,其主体是一个“人”字,而“东”字的本义就是扎裹起来的包裹。其字形造型来源于生活,形象又生动。
演变至金文时,“重”字的写法是“人”加“东”,也写作加“人”加“东”加“土”。(图2)
简单来说,“重”是由“壬”和“東”两个字组合构成的,演变至篆书时,体现得很清晰。篆文的写法承续金文字形,并更加符号化和规范化,字体也更加成熟。(图3)
“重”字在演变至隶书时,较篆书的变形大,“人”形、“东”形消失(图4)。大量传世碑帖中,隶书横笔主笔的选择写法上,“重”以底横作为主笔。“重”字特别是汉代隶书中尤为突出的最后一横,作为主笔,采用“蚕头燕尾”的写法。如此写法,是从书写美学上来考虑的。可见,在汉隶构造上,结构美学比造字法更为强调。
演变至楷书时,基本字形变化不大,但大量传世碑帖中, “重”字的主笔选择与隶书不同,其主笔是最上面的横,而不是底横(图5)。因“重”字的首横和最后一横,来源于“壬”字,“壬”字是首横长,次横短,因此,在“壬” “东”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仍然保留了“壬”字首横长,次横短的造型,这样就形成了“重”字的首横为主笔突出,末横短的构造。可见,在楷书的构造上,强调得更多的是造字法。当然,并不是所有书家都按此法书写 “重”字,历代楷书书法作品中也有极少数是突出“重”字末横、末横作为主笔的,如唐代欧阳询《皇甫诞碑》中的“重”字,就是突出加长末横。明代文徵明的《自作诗卷》中的“重”亦是如此。
“阳”字演绎人世哲学
阳,《说文解字》曰:高、明也。“阳”字起源很早,记载最早可见于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它是中国汉字中最基本的汉字之一,表示太阳、光明、阳光等意义。“阳”字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甲骨文的“阳”字(图6)左边是“阜”,有升高的意思;右边上部是“日”,指太阳;下部是“T”,指祭神的石桌,也有学者认为指树枝,表示太阳升到了祭桌或树枝的上方。
在金文时期,“阳”字的字形开始出现直横或直竖等直线条。金文在“T”的左下方加“彡”(图7),表示日光照射物体产生的投影。会意太阳升起,阳光普照。
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图8)。小篆线条化,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阜”写成“左耳旁”。楷书笔画化,“阜”变为“左耳刀儿”。简体楷书以“日”代正体楷书的“易”,成为通用的简化字“阳”。
中国汉字总的演变趋势是由繁至简,字形、字体不断规范化、稳定化。它是独特的,美丽的,又是悠久的,沉淀的。从“重”“阳”两字的演变不难看出,汉字的造字理念是从生活中、从环境中和熟悉的事物中来。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的思想不断变化。造字取样的生活场景也随之变化,并在不断丰满、演绎中发展。细细解读汉字,不管是象形字还是形声字,笔画里记录了中国人的生活经历,蕴涵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汉字的本义,就是沸腾的生活。
历代名家写“重”“阳”
古往今来,不少书法家作品中包含“重阳”二字,那么,名家笔下的“重”“阳”是什么样的呢?
图9的“重阳”二字为隶书,出自汉代的《曹全碑》。《曹全碑》是汉隶的代表之一,整体秀美工整。此二字,笔画的起笔收笔均为圆笔,“重”字中宫紧凑,上紧下松,底横主笔突出,舒展优美。“阳”字布白匀称,工整稳定。两字有妍媚秀丽之艺术风格。
图10中的“重阳”二字为行书,出自《集王字圣教序》,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书。《集王字圣教序》唐代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此二字虽为集字,却仿佛顾盼相生,有呼应之意。笔画力量内蕴,字形精致,有稳健华美之态。
图11中的“重阳”二字为草书字体,出自唐代孙过庭《书谱》。《书谱》既是一幅非常精美的经典草书作品,又是一篇著名的唐代书法理论文章。其字苍老古朴,韵味深厚,用笔率性、变化多端,书写节奏流畅,有痛快自如之美。
图12中的“重阳”二字为楷书,出自唐代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多宝塔碑》是颜真卿40多岁时书写的,是他书法风格初露锋芒,展现出宏伟面貌的开始之篇,典型地呈现了唐楷“尚法”的特色。此二字中锋刚劲有力,笔画饱满,力度精到,结构疏密匀称,风格严谨庄重,充满了激情和力量感。(李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