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中华诗词的当代功能

来源:齐鲁晚报2023-06-06 09:42

  作者:林 峰

  中华诗词因其万古不磨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奔腾在源远流长的历史大河里,绽放在五彩缤纷的文化百花园中,鲜活在炎黄儿女的眉间心上。尽管历经磨难和曲折,但中华诗词没有没落,没有消亡,反而历久弥新,风光无限。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势回归,中华诗词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国人也再一次领略了诗词的优雅和精彩。“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经典的耀眼光芒,让我们看到了中华诗词历经千年风霜洗礼之后的荣耀,也让中华诗词在当代社会的精神力量和社会功能中完美蝶变。

  诗词的引领功能

  引领即指引、领航,指导方向。语出《左传·成公十三年》:“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中华诗词每每在重大时刻,迸发出力挽狂澜的气势。比如毛泽东的“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送瘟神》),就是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战胜瘟疫之后发出的欢呼,是战胜困难的指针,指引着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送瘟神》这首作品对于当今的抗击新冠疫情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叶剑英的“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攻关》),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科学事业的无尽期盼和关切,曾经引导和激励了无数的科技工作者为了祖国的科技建设事业呕心沥血,迎难而上。

  诗词的教化功能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又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苏东坡也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和董传留别》)。诗词不仅教会我们识文断字,蒙昧初开。而且教导我们知书达礼,修身齐家。比如:孝敬父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憎爱分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爱国主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劝人珍惜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鼓励战士奋勇杀敌“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劝诫人们勤奋学习“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等等。我们的传统诗词就是这样一部集人生、人文、人性的活典范,它通过诗词的陶冶来达到教育众生,净化心灵、塑造人格的目的,它这种以情感人的潜移默化是其他任何理性教材都无法比拟的。

  诗词的审美功能

  中华诗词的铿锵韵律,典雅语言,鲜明节奏和悠远意境都令我们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国人经过诗词的长期浸润,浑身上下就会有一种诗词气息洋溢其中,温柔敦厚,儒雅从容。人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会用一种诗美的眼光来审视社会,洞察事物,比如友朋来访:会有“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惊喜;与人饮酒:会有“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尔同消万古愁”的潇洒;回首往事则会有“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渺茫;展望未来,则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阔;观山我们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叹;看海我们会有“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春天来了,我们会有“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欢欣;花谢了,我们会有“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的惋惜。人的身心经过诗词的滋养,春秋花草,山河四季,乃至日常点滴都有了诗意的寄托和展示,生活就会多了美好,社会就会因此和谐。

  诗词的抒情功能

  “诗为心声”“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等经典论述,都凸显了诗词抒情的本质和特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在一千多年前就阐述了诗词之所以动人心魄,其根本就是触及了人的情感因素。古往今来的不朽作品大多摇曳着以情动人的风采。比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友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亲情)。“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报国情)。“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民族情)等。岁月变迁,人事代谢。但亘古不变的是人的情感,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在诗词的流动中得到了最美的表达。人们在诗词中获得赏心悦目的体验,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只可意会的心灵起伏。

  另外诸如诗词的学习功能、诗词的娱乐功能、诗词的宣传功能、诗词的存史功能等等,因为篇幅所限,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但诗词的现实功能其实早已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诗词的当代功能会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诗词也会成为国人日常生活的精神底座。如果错过了中华诗词,就是错过了四季最明媚的时节、错过了旅途最灿烂的风景,错过了此生最美妙的享受。让传统诗词的功能进一步融入百姓生活,融入时尚风情、融入经济发展,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这是中华诗国应有的担当和自豪。

  (本文作者为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常务副主编。)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