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孙亚儒
诗人海子在他短短25年的生命里,留给后人二百多万字的诗歌,其中史诗创作是他尤为重视的。海子试图通过对原始生命元素的追寻,建构起一个属于东方的神话史诗。他认为,人生活在大地与天空之间,生活在地狱与天堂之间,生活在母性与父性之间。大地之母给予人类生命,并用水——这一不可缺少的生命元素——养育人类,同时也用水的特有品质——阴柔——影响人类。人成年之后,思想和精神上则具有了父性的一面——对太阳的追寻与征服。海子的诗歌理想是制造一种超于母本和父本之上的,甚至超出审美与创造之上的神性宇宙诗歌。但是他失败了,最终以兼有二者精神的王子形象呈现给后人。
母性——水之阴柔的悲剧美
海子最为著名的史诗《但是水,水》中,出现了大量水的意象。在海子看来,水不止是生命之源,更是万物的之源。人类的生命离不开血水的流淌,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雨水的滋润,人类的劳动需要汗水的挥洒,人类的狂欢离不开酒水的喝彩,就连人类的哭泣也需要泪水的流淌。在他的笔下,水是母性的,水代表了东方精神:无私、温柔、坚毅。水用自己清澈而柔软的爱孕育了世间万物,它像人类的母亲,把世间的水元素塑造成小溪、河流、大江,直至涌入大海。他赋予水一个亘古不变的梦想——流向远方。
同时,海子在母性中还看到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苦痛与坚强,他把这种精神都放在了水的意象上。他写道:“世界像成群的水禽,踩上我的弓箭,大地在倾斜,……我知道我是河流,我知道我身上一半是血浆一半是沉沙。在滴血的晚风中分娩。谷底走出一批湿漉漉的灵魂,向你索取通道。”海子把自己比喻成“河流”,倾斜的大地、起伏的大地让河流可以流遍整个人类世界,流遍整个人类历史。人类的文明就像“流动的水”永远在向前奔走,不能停下追寻的脚步。
我们也看到,当水一步步涌入大海,就是它要消失的时候。也许,这正是海子想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隐喻性悲剧:在经历了无数的艰难与苦痛之后,水的质变不就是一种成长吗?这种成长不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却是刻骨铭心的。水在孕育一切的同时,也深深在人类身上打下了烙印。水如人类,人类如水。就像水终究要奔入大海,人类也要一步步长大,从未停止追寻的脚步。
父性——太阳王之爆裂的悲剧美
在1986-1988年期间,海子的诗歌风格突然改变,由带有母性水的温柔变为带有父性暴怒的呐喊。在他的诗歌里,强烈地体现出对时间、生命超速度的奔跑。
他说:“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太阳,是海子建构父性史诗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意象。人类历经繁衍,对太阳的追逐与崇拜从未停止,但人类所能做的只是对太阳的臣服与敬仰。海子当然知道这一点,他想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做赌注,他要对征服太阳作最终的尝试与反抗。在《太阳·七部诗》中,海子变得越来越爆裂。他想通过这种残暴的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与太阳抗衡。于是,在他的笔下,充满了血腥与残杀,一切事物都开始发怒。正如他在《大爆炸大轮回》中讲到“转身投入大爆炸,十个太阳踢入人类肉体灵魂,里里外外,穿上脱下了天空,多少次梦想,尸衣上满是星宿们愁苦的眼睛,如同疾病,扶着主人,在地上和血而坐,让文字漂泊生长在五爪之中你在我体内炸开,灵魂因为无处可挂,就形成肉体,那血液的光线多次刺伤我。”
海子试图通过这一转变来告诉人们,面对太阳的光芒,人类是那样无力,追逐太阳的人内心是多么孤独与寂寞。但是他终究没能实现愿望。海子在《太阳·诗剧》中讲:“多少年之后,我梦见自己在地狱做王。我走到了人类的尽头。”现实让他在追逐太阳的道路上踽踽独行,不能回头。他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海子看不到希望,只能痛苦地咀嚼那些梦想与黑暗。
海子终被太阳所灼伤,在《太阳·弥赛亚》中发出呐喊:“我和太阳,在天空上运送,这壮观的,毁灭的,无人的废墟,我高声询问,又有谁在?难道全在大火中死光了,又有谁在?”他在《动作》(《太阳·断头篇》代后记之一)中写道:“而太阳,这一次是死里求生的集体仪式。是人,都必须在太阳面前找到自己存在的依据。”海子多么希望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帮助他完成梦想。他苦苦地追寻,苦苦地质问,最终无果。
王子——自我矛盾的悲剧美
无论是在诗歌中体现母性的阴柔还是父性的狂暴,海子在某种程度都没有达到自己所期盼的那种极致。他曾在《王子·太阳神之子》中讲到:“自从人类摆脱了集体回忆的创作(如印度史诗、旧约、荷马史诗)之后,就一直由一个自由的个体为诗的王位而进行血的角逐。可惜的是,这场角逐并不仅仅以才华为尺度。正如悲剧中,最优秀最高贵最有才华的王子往往最先身亡……他们的疯狂才华、力气、纯洁气质上和悲剧性的命运完全一致的。”海子要用王子的才华和生命来引爆太阳。
在这种原始的创造力驱动下,在这些充满激情、痛苦与骚动的精神图像中,海子的内心逼近几近疯狂的状态。在高度亢奋中,他的诗句喷射出来,故而他所描写的土地、河流、高山、树木都发生了变化——扭曲的美,自然界的物象也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这种境界是海子用自己的血液、生命、青春换来的。
海子终究失败了,他在《太阳·土地篇》中说:“太阳用完了我。”西川在《死亡后记》中写道:“海子的写作就是对于青春激情的燃烧。”海子不是一个“王”,而仅仅是一个“为诗的王位进行血的角逐的王子”。在某种程度上,海子终归是一位青年,他的诗歌也是一种青春写作。
海子的一生从追逐太阳王的梦想开始,最终以夸父逐日式的悲剧收场。他追求的原始意象,无法重塑其现实的思想内核。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海子在长诗方面有一定突破,达到了一种至高的宇宙境界。但是海子在理想与现实的惨烈碰撞中失去了自我,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未能摘取本属于他但又高不可及的光环。最终,因在现实中无力回天、落入魔幻墙垒而始终未能走出死亡的迷宫。(孙亚儒)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