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乒乓》为何没能“绝地反击”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中国乒乓》为何没能“绝地反击”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3-02-27 10:24

  作者:肖扬

  “中国体育电影有它的困难。”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出品人陈辉说。

  曾被寄予票房厚望并被期待为中国体育电影树立新坐标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最终未能实现这两个美好愿景,影片自2月17日上映以来,票房刚刚突破9000万,个中原因颇为复杂。但另一方面,《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作为一部体育电影,还是用热血精神打动不少观众,豆瓣评分7.1分已足见观众对其的认可。

  上映不顺 竞争力大打折扣

  由邓超、俞白眉导演,邓超、孙俪、许魏洲、段博文等领衔主演的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取材于90年代初国乒男队低谷时期的故事。彼时瑞典队异军突起,技术打法赶超中国队,铁腕少帅临危受命,组建起一支备受争议的男乒新军——负伤主力、失意老将、千度近视的削球手以及缺乏大赛经验的双子星。面对内外质疑,主教练携教练组坚持大刀阔斧改革,不被看好的“男乒新五虎”发挥各自优势,终于在1995年世乒赛上演了精彩的绝地反击,重新夺得斯韦思林杯。

  该片的上映历程并不顺利,最先准备于2022年国庆档上映,后撤档;此后宣布于2023年春节档上映,之后改为大年初三上映,上映一天后又紧急撤档;片方随即发声明称“电影从初五开始调整为小规模放映,并于2月17日‘绝地反击’。”

  就这样,在今年春节档的报复性观影热潮中,《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却静悄悄地下档。古语说得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黄金档期的一退再退,使得《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处于被动地位,竞争力大打折扣。2月17日,影片正式上映当天,《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仅以830万的单日票房排在票房榜单第四的位置。这样的成绩对于第一天上映的新片来说,显然是“开局即劣势”了。

  票房成绩 “完全低于预期”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的定档预告中,一句“献给每一个不被看好的我们”点题影片主旨。《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不仅是一个关于中国男乒在90年代初期绝地反击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如何面对低谷、如何在不被看好的境遇里重拾勇气与信心的故事。

  导演邓超坦言:“当我们看到片中人物命运的时候,又联想到我们自己在拍摄期间经历的洗礼,处理从未见到过的困难,思考如何迈过去,会发现那段历史给了我们很多灵感和力量。”俞白眉导演则分享道:“我最深刻的感受,这不是一个讲述人怎样获得成功的故事,它讲的是人怎样面对失败,因为人总会面对困境。”

  整体而看,影片拍摄很用心,主创也投入了热情与激情,看过的观众也评价不错,感觉到了热血与励志。然而,遗憾的是,该片上映后始终未能“绝地反击”,目前票房刚刚突破9000万。该片出品人陈辉在直播中承认,目前的票房情况是“完全低于预期”,“当时做这部片子是想在中国体育电影的赛道上做成一个标杆,不管是电影质量还是票房,都有好的收获,并且通过一部成功的体育电影,推动更多优秀的体育电影诞生。”

  面临掣肘 真实人物做基础

  陈辉表示,做《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经历的坎坷很多,“中国体育电影有它的困难,包括撤档有时也是迫不得已。”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有着自己难言的苦衷,有着不可控的因素,影响了营销的节奏。除此之外,《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也需要克服体育电影的普遍难题,比如,一旦有真实人物做基础,电影故事便面临很多的掣肘,要知道2020年上映的,讲述郎平和中国女排故事的《夺冠》,在上映前也经历了定档、更名、提档、撤档、再定档、再提档的复杂过程,所以,此次外界最初对于邓超和俞白眉准备拍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就已经感到“勇气可嘉”。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也是有原型人物和事件为基础的,但是,在影片中,电影人物名与真实人物名称之间的差异,使得并不了解那段历史的非乒乓球迷们,感觉到一些阻碍,少了很多的乐趣,使得该片的观影目标受众并不明确,吸引的观众范围有限,难以形成热点。

  【分析】

  体育电影仅有热血和竞技并不够

  中国体育电影不乏优秀之作,但偶尔的灵光一现,并没有形成成熟的类型与水准。

  体育电影未成“气候”

  1934年,孙瑜导演的《体育皇后》被视为中国体育电影的开山之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女篮5号》《冰上姐妹》等影片反映了我国体育运动蓬勃发展的面貌;改革开放后,有讲述女排夺冠的《沙鸥》,反映曲棍球运动的《一个女教练的自述》,关于乒乓球类的《元帅与士兵》等,这些影片反映了勇于拼搏、为国争光的体育精神;21世纪初,中国体育电影开始深入挖掘运动员的内在精神,如《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破冰》等;近年来,体育电影的风格越来越多元,尝试与商业进行更多的结合,比如,2013年格斗题材的《激战》、2015年彭于晏主演的自行车题材的《破风》等,但出圈效果不明显。2021年的电影《超越》虽然特意找来短跑名将苏炳添为主演郑恺特训,但最终只收获1.4亿票房,而冬奥题材的《我心飞扬》票房和口碑反响也很平庸。

  迄今为止,体育电影的最高票房影片依然是《夺冠》收获的8.36亿票房。猫眼数据专业版显示,这个成绩目前在中国影史票房榜上排名第126位,可见体育电影并未形成“气候”,未能展现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商业价值。

  可以有更多深度解读

  体育题材需要打破受众有限、套路雷同、情节单一的短板,就比如《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虽然让观众看得血脉沸腾,但却没有脱离“经历多方挫折,在最终的关键时刻取得胜利”的叙事老路。

  对于体育电影来说,在竞技和热血之外,也可以有更多的深度解读。在中国上映时创造了票房奇迹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讲述了贫穷女孩子通过摔跤改变命运的故事,其中融合了个人梦想、父女之情以及性别平等的社会问题;奥斯卡最佳影片《洛奇》超越了拳击运动本身,讲述了一个总是对现实妥协的平凡小人物怎样抓住机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励志过程;200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百万美元宝贝》在讲述女拳击手命运的同时,更深入地触及了人性:选择、饶恕、执着和放弃;被誉为“最好的棒球电影”的《点球成金》因为融入了数学与智慧,也被称为一部智商在130以上水平的社会喜剧,该片脱离了竞技的套路,反映的是“比赛最重要的不是输还是赢,而是在于你如何对待”。

  该有一种“天然魅力”

  正如著名编剧宋方金认为的——“体育是武,体育电影是文,一文一武张弛有道”,体育电影本该有一种“天然魅力”,体育题材或者体育元素的拓展,需要更加深入的挖掘,也需要“爆款”充当领头兵,把体育电影带到更多观众的视野中。

  电影人范立欣也表示,体育电影要更好地进入主流电影市场,需要国内的体育受众形成很好的增长态势和真正的社区文化、球迷文化的反哺,也需要更为大胆和丰富的尝试,使得体育产业的火爆,带动体育电影市场发展的进程。(肖扬)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