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刘冰雅)6月11日至12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的“2022制器尚象学术论坛”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论坛以“中国古代器物的生产传统、装饰以及流通”为主题,共设置了3场主题报告与学术交流,重点从工艺与形制、流变与传播、观念与思想等角度,探讨中国古代器物的生产传统、装饰与流通,推进对器物文化的深入解读。本次学术论坛的成果将会集结成册,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论坛开幕式由本次会议的召集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练春海主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杭春晓在致辞中表示,对传统器物与图像的研究,既有别于经典的考古学研究范式,也与传统的以风格史为研究的艺术学相区别。在面对古代器物与图像的材料时,如何处理材料、阐释材料,并将其纳入思想史、制度史与文化史的讨论之中,是目前面临的难题。本次论坛的举办,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对于传统器物文化的解读和研究。
第一场会议的主题为“工艺与形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苏荣誉通过分析青铜卣的风格与工艺、内涵与属性,深化学界对商代青铜工匠和青铜技术的流动、青铜器的流通等问题的认识。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关注到商周青铜器纹饰中一类特殊的“仿物”纹饰,特殊之处在于其模仿对象为有机材质。该研究不仅揭示了商周青铜器(及纹饰)的一种重要设计理念,也复原出部分有机材质器物的原型。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柴怡全面梳理、归纳近年来西安地区出土的汉代陶俑,对汉代陶俑的制作工艺、流通现象,以及随葬陶俑与墓葬等级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李重蓉在补充整理鸮形仓实物资料的基础上,考证此类器物的定名、功用与流变。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陶晓珊对雍正建立的供御用品造办的式样库进行全面分析,指出式样库的建立直接促成了雍正朝宫廷工艺美术形成风格相对统一与纯粹的时代特点。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董波以中西文化交流的视野,概括出长沙窑三彩瓷器的工艺与色彩特点。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王拓从文献、实物、工艺等方面,全面论证了晚明紫砂器对于对铜、锡等金属器皿的模仿与借鉴。
第二场会议的主题为“流变与传播”。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张亚莎介绍了青藏高原地区鸟形纹饰的流行区域、发展与演变,以及神鸟在古象雄王国早期信仰中的特殊意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陈轩指出,汉墓中出土的金灶是中西物质文化交流的缩影,金灶的设计与使用体现了汉地将游牧贵族的佩饰转化为以本土吉祥语汇构建的装饰系统。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周繁文对西汉木葬具的等级规定进行了考察,认为葬具的规格具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以种类、数量、材质等作为区分葬具等级的重要指标。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朱浒对临沂吴白庄汉墓中室南壁东门楣上刻画的人像身份及情节主题展开探讨。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教授程雅娟从图像流变、宗教传播等角度出发,对北魏铺首衔环中来自古印度的“勇士驭兽”母题,以及来自苏美尔文明的“一人双兽”母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鹏从材质、装饰、工艺等方面介绍了北京金代乌古论家族墓葬中出土的四层石奁,认为其在某种意义上储藏了历史的记忆和生命的乡愁,凝聚了对抗、妥协、传承、变异等多种文化因素,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吴若明分析了十七世纪中国外销瓷的在欧洲绘画中的镜像呈现,并综合审视跨文化艺术的形成及其本土化变迁。
第三场会议的主题为“观念与思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从夏铸九鼎、鼎迁三国的传说切入,对鼎之造型、数量与象征意义展开探讨。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闻捷结合相关出土器物,对乐钟组合、陈设及其反映出的等级与变革等方面进行分析。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庄慧芷探讨了“盖天说”与“浑天说”宇宙模型的起源,以及两种学说的关联性。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肖世孟追溯釉色“天青”的渊源与内涵,探讨文人对汝窑茶器的色彩理想。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邓菲通过考察山西繁峙南关村金墓中的建筑空间与装饰题材,解读其背后所传达的文化观念。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讲师崔海瑞运用图像学方法分析了杨粲夫妇墓的图像秩序呈现与题材选择,指出墓葬中具备浓郁的边域意趣、儒家礼制规范与道教信仰。
练春海在总结环节表示,与会学者的研讨全方位、多层次地呈现出中国传统器物文化的多维景观,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与开拓、材料的发现与解读以及古代制度、信仰与文化的探索等多个方面,皆取得了极大的突破,对于推进传统器物文化研究的转型与深入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