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Z世代”引领网络文学风尚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网络文艺评谈 > 正文

“Z世代”引领网络文学风尚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04-13 09:41

  作者:张鹏禹

  近年来,建党百年、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社会议题,吸引网络文学强烈关注。4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中国网络文学已成为大众创作、全民阅读的“中国故事”。大众创作正推动网络文学题材转向,现实、科幻题材增速飞快,与玄幻、仙侠、历史等品类渐成并驾齐驱之势,网络文学内容题材多元化格局业已形成。其中,“Z世代”(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内容构成和价值内核。

  中国社会科学院供图

  现实题材快速崛起

  2021年网络文学创作中,现实题材表现抢眼。阅文集团数据显示,现实题材2016-2021年5年内复合增长率超30%,位列全类目第二,同时也是2021年增速前五的类目。越来越多的行业一线从业者涌入网络文学创作队伍,用文字记录行业发展、时代风貌,讲述中国当代的经济腾飞与科技发展,使网络文学成为普通人记录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真熊初墨的《手术直播间》、手握寸关尺的《当医生开了外挂》、志鸟村的《大医凌然》等作品,叙写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故事,热度持续走高;卓牧闲的《老兵新警》将禁毒民警日常工作上升到国家安全高度进行表现,刻画主人公韩昕从“橄榄绿”到“藏青蓝”的精彩人生;“95后”新生代作家眉师娘首开《奔腾年代——向南向北》,讲述父辈勇闯海南经济特区的打拼史;阿加安的《在阳光眷顾的大地上》呈现中国工程人20年来推动中非合作的感人事迹;人间需要情绪稳定的《破浪时代》聚焦中国手机制造发展史;匪迦的《北斗星辰》礼赞导航卫星研发者的科技报国心;殷寻的《他以时间为名》为读者开启敦煌壁画修复领域的职业画卷;花潘的《致富北纬23度半》、我本疯狂的《铁骨铮铮》、胡说的《扎西德勒》等聚焦基层发展、讴歌家国情怀的现实题材作品,也十分引人注目。

  创作队伍日趋多元

  大量优秀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的出现,反映出这一题材已对创作者形成较大吸引力。以2021年第五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为例,比赛吸引了19256人参赛,同比增长40.6%;参赛作品共计21075部,同比增长42.4%,参赛作者和作品数量创历史新高。网络文学创作队伍中,不乏教授、技工、律师、法官、军人、医生、编剧等职业的创作者加盟,他们从亲身经历出发,创作了大量品类丰富的“硬核”作品。《报告》提到,网文作家笔下的角色,覆盖超过188种职业,医生、运动员和互联网从业者是最受青睐的3个职业。

  在网络文学向现实题材转向之前,作为网络文学、类型文学中的常见品类,“行业文”就已积累了大量忠实读者。如今,这类“天然的”现实题材作品又有哪些新变化?《报告》提出了“行业背景现实题材小说”的说法,认为相对于更强调娱乐性和故事性的传统“行业文”,如今的“行业背景现实题材小说”更明显地展现出对时政、民生等问题的关切,视野更加开阔。

  值得一提的还有广泛流行于女频网站中的“年代文”,因其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当代史的描摹以及对身处历史潮流中普通人命运的关怀,成为网络文学题材转向的又一重路径。

  “Z世代”成阅读主力

  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总规模达5.02亿,较上年同期增加4145万,占网民总数的48.6%,读者数量达到史上最高水平。人们可以使用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拓宽了阅读行为发生的场景与时段。《报告》认为,网络文学为全民阅读提供了重要内容供给,已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起点读书APP“95后”新增用户占比超60%,从一个侧面反映出“Z世代”成为网络文学读者增量的主力。作为“网生”一代,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数字化生存体验,具有更灵活、敏锐和前沿的“网感”,和同年龄段作者之间也更容易无缝对接地交流。“Z世代”的加入,更加凸显了网络文学对于全民阅读的意义。

  有读者表示,会通过网络文学作品进入一个不太熟的领域:“比如看完《鬓边不是海棠红》后,我又读了大量科普书籍和老一辈京剧人的传记回忆录。读完刑侦缉毒的网文后,我又去读了许多关于刑侦技术、犯罪研究的书籍。”也有读者说:“读完以某个朝代为背景的网文,再去读关于这个朝代的历史书会更容易进入。”网络文学中的海量信息,成为“Z世代”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

  越来越多的读者也会在评论区探讨作品中涉及的“硬核知识”,比如晨星LL的《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激发“野生课代表”围绕“周式猜测”“孪生素数猜想”“角谷猜想”等,自发整理知识点、答疑解惑,形成“科普氛围组”;一些读者在天瑞说符的《我们生活在南京》下,探讨无线电知识;在吱吱的《登堂入室》书评区里,贴上书中古代艺术品“象牙玲珑球”的图片。据起点读书APP统计,仅2021年,“知识”这一关键词在书评区出现达13万次,“物理”出现7万次,“化学”出现1.6万次,连“高数”都出现了超过5000次。

  在精品化、主流化以及现实题材转向的趋势下,阅读网络文学已不再只是“Z世代”打发时间的消遣娱乐,而是逐渐成为学习文化知识的一个入口。

  书评区尽显家国情怀

  “Z世代”成长于崛起后的中国,民族自豪感强、爱国热情高涨,他们通过评论反馈,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反过来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创作方向。据起点读书APP统计,2021年,“中国”一词在读者评论中累计出现超30万次,过去3年累计近百万次。“爱国”出现1.5万次。在书评区,随处可见的是读者在作品的激发下,流露出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科技发展的骄傲之情。如有读者给阎ZK的《镇妖博物馆》留言:“字里行间闪耀的,是民族五千年来思想碰撞、锤炼、铸造的光芒。”有读者在卓牧闲的《老兵新警》书评区评论说:“他们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为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今天是人民警察节,在这里我借书友圈向所有人民警察致敬!”

  《报告》指出:“Z世代”的涌入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创作取向、精神风貌和价值功用。网络文学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力、一线的互动交流和春风化雨的优势,不仅创造了年轻人爱看的中国故事,发挥着文学作品的正向价值引导作用,也在不断吸纳新读者、新作品,拓宽全民阅读的疆域和内容。(张鹏禹)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话剧《西迁》:以人物弧光映照恢宏历史

  • 陈林侠:古装剧如何走出“爽文”怪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