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赏年画 过大年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02-07 09:5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赖 睿 黄敬惟

  新春纳福,少不了大家都喜爱的年画。近期,“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我们的小康生活美术作品展示活动在全国火热展开,北京、辽宁沈阳、上海、重庆、四川成都、广东深圳等地同步举行“赏年画过大年”系列文化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中央文明办二局、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在春意盎然的新年画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里,人们感悟年味,感受时代新风。

观众在作品前拍照打卡(重庆广播电视集团供图)

作品《晨趣》(关晓红绘)

作品《新农民,新农业》(陈熹新绘)

作品《丰收的喜悦》(李 露绘)

作品《丰收时节》(郑开琴绘)

  勾勒新生活

  走进北京劝业场八角中厅,顶部特别设置的“百虎”吊挂装置格外显眼。这些吊挂装置以灯笼为载体,绘制了形态各异的老虎形象,虎年意味浓厚。这里是“赏年画过大年”北京市主场系列活动之“新年画·好年华”主展区。现场以“春满家园”“时代欢歌”“盛世丰年”等板块呈现了面向全国范围组织征集、遴选出的270余幅重点年画作品,涵盖小康生活、农业丰收、节庆吉祥等内容。

  新年画《锦绣江山》打破时空限制,让汉族、蒙古族、苗族、哈尼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绣娘会集在一起,在牡丹花丛中支起绣架,拿着绣绷或绣布,绣出心中的挚爱。作者廖开明表示,这幅画作艺术再现了一些地区发展刺绣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推动乡村振兴的故事,也表达了祖国大家庭各民族和睦团结、亲如手足的寓意。

  从事IT工作的陈熹新,业余喜欢画画。这次,他的《新农民,新农业》在上海联展活动中展出。画面上,上海市郊的农家院子里,农民们正忙着种植当季的各色花卉。“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农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们不再只是种粮食,还发展起花卉种植产业。”陈熹新说,这些都是他亲眼所见的变化。

  在重庆展览现场,有不少观众在作品《丰收时节》前拍照打卡。画面通过大面积的红色烘托喜庆的氛围,蓝色、黄色、紫红色点缀其间,表现了一家三口收玉米的忙碌景象,反映了人们幸福美好的生活,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小时候,经常看到妈妈背着弟弟、和爸爸一起参加各种劳动,其中收玉米的场面最是火热。”作者郑开琴说。

  《美好生活乐淘淘》是浙江嘉兴秀洲分会场展出的作品之一。画面以大片鲜亮的绿色铺就底色,绘出鱼翔浅底、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等图景。“这幅画描绘的是王江泾梅家荡的乡村风景,养青鱼、养鸡鸭是农民致富的方式之一。”作者朱建芬说,自己就是嘉兴王江泾人,自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场景熟稔于心。

  在“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我们的小康生活美术作品展示活动中,广大人民群众拿起画笔描绘自己的新生活,专业美术工作者深入基层感受身边的新变化,通过木版年画、新年画、农民画以及具有年画元素的插画等多种表现形式,生动描绘新时代人民小康生活新图景,充分彰显昂扬奋进的时代主旋律。

  画出同心圆

  展览之外的活动同样精彩。结合当地特色,各地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用文化艺术连接千家万户,凝聚精神力量。

  重庆南岸区弹子石广场上,梁平木版年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徐家辉展示着传统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在他手中,一张张印着老虎、红包、福字的年画跃然纸上,随即赠送给现场的观众。“本想自己买一张年画,没想到展览现场就有赠送,这一趟来得太值了。”66岁的陈大爷拿着徐家辉制作的年画,开心得合不拢嘴。另一侧,铜梁龙舞、大足鲤鱼灯等年味十足的非遗民俗节目正在上演。金黄的舞龙上下翻飞、精美的鲤鱼灯在空中欢跃舞动,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引得观众纷纷举起手机录像拍照,为精彩的表演热情鼓掌、高声喝彩。

  在上海群众活动艺术馆,“团团圆圆照相馆”体验区带来满满的江南风。九曲桥湖心亭、西式客厅、雕梁画栋的回廊……一处处取材自月份牌的精美场景,透出浓浓的老上海风情。颇有仪式感的布景吸引了众多观众在此拍照流连。二三老友、阖家团圆,观众们融入场景,仿佛也成了年画里的主角。现场还有春联书写、海派剪纸、吉祥绳结等多种传统节庆习俗与非遗手工体验活动,唤起了大家对传统节日的记忆。

  融入冬奥元素是今年多地活动的特点之一。在北京主展区,“艺绘冬奥”板块聚焦冬奥主题,百余幅新年画来自首都广大专业美术工作者和市民群众。此外,冬奥村、冬奥城市文化广场等指定区域也融入了年画元素、年画作品,打造冬奥里的年画展。而在冰天雪地的沈阳,年画走进冰雪运动场馆,与冰雪运动有机结合。在沈阳东北亚滑雪场和中央公园浑南·冬梦冰雪乐园,总有滑雪少年在展板前驻足,欣赏那些颇具辽沈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情的年画。

  为了让喜庆氛围延展延续,云上展览和线上活动也相继展开。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推出“云上美术馆”,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优秀的年画作品,参加线上互动,与创作者、专家学者一起赏析优秀传统文化之美、聆听小康生活新歌、探寻中华文脉之路。北京还打造了新春“寻福”地图,在大栅栏地区老字号商铺门前,放有年画视觉设计装置和年画娃娃雕塑,通过“新年画·寻福记”线上H5打卡,观众可以在完成规定任务后获得年画娃娃神秘奖品,增强互动性、参与性。(赖 睿 黄敬惟)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老枪》:在人生的困顿时刻打出最好的一枪

  • 《再见爱人》:爆火背后,是去掉了爱情的“滤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