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丹青定格 万山红遍

来源:北京日报2021-06-30 09:1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岩截

  笔墨当随时代,丹青记录历史。

  100年间,山河沧桑巨变。百年党史,从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到创造辉煌开辟未来,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也是一卷值得大书特书的厚重“教科书”。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伟大征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用经典美术作品汇聚成一部视觉史诗。百年里,在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那些事、那些人,大多能在这里找到定格的瞬间。

  沈尧伊《而今迈步从头越》

  李可染《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傅抱石《雨花台》

  展品遴选自中国美术馆近13万件馆藏,以及从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艺术机构借展,加上2017年以来文旅部组织的“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两批创作成果,艺术化再现百年来中国人民走过的苦难与辉煌。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被中外艺术家通过各种艺术形式予以演绎、再现。

  画家沈尧伊创作于1976年的油画《而今迈步从头越》,以毛泽东1935年所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中“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一名句为画题,描写了遵义会议后红军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娄山关大捷之际毛泽东的激越情怀。画作将主要人物置于画面左中位置,右半边大面积表现娄山关的景色。画面中心人物毛泽东左手叉腰,右手执烟,凝视远方,面对如海苍山,如血晚霞,从容不迫扑面而来。

  以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著称于世的沈尧伊,称得上是当今画坛重走长征路的“老兵”。他分别在1975年、1977年各走过一回,在接到为魏巍的同名小说《地球的红飘带》配画的任务后,又于1988年、1990年,重走过两次。而在15年前,他沿着红四方面军的行进路线,走完了自己的第5次长征。据他考证,长征中,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照片未见一幅,只有十几张是红二方面军和红25军的。他重走长征路就是要以画笔弥补影像缺失。他不止一次感叹,如果不是红军的精神和信念,行军途中各种战略战术根本实现不了。以“飞夺泸定桥”来说,当代一些年轻作家认为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口,爬铁锁过桥根本不合理,但沈尧伊实地考察——9根铁锁,每根相隔30厘米,舍生忘死的红军战士凭着不怕死的冲劲儿,恁是完成了不可能的突围。

  现当代美术史上,一位画家只要有一件作品青史留名,就足以奠定其艺术地位。而在以红色题材见长的“新中国经典美术”时间轴上,李可染、傅抱石无疑是众多璀璨明珠里极为夺目的两位。

  今年国内艺术市场春拍,恰逢党的百年诞辰,不少拍行均推出红色经典板块。其中,李可染在他生命最后一年创作的丰碑式作品《巍巍万重山》、描绘毛泽东诗意磅礴气象的《毛主席词意图》,以及同样以红色山水著称的傅抱石的《韶山关公桥》《江山多娇》,均录得佳绩。有业内人士分析,于当代人而言,收藏红色经典,是追忆,是不忘初心。经受住了时间检验的这类作品已然成为艺术市场佼佼者。

  不过,若要论这类作品里名列前茅者,当推此次亮相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2012年,一件同名、同题材画作最终以超过2.93亿元的价格成交。可能有人会疑惑,不是已经拍出了,为何还存留展厅?原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画坛表现毛泽东诗词意境的热情很高,只是大多以淡雅为主,红色只作点缀。而志在“为祖国山河立传”的李可染有意突破。说来也巧,1961年至1962年间,李可染偶得从故宫流出的约半斤重的乾隆朱砂。正在京外疗养的李可染当即创作出两幅《万山红遍》,回京后,又就同一题材创作出数幅。据了解,李可染共创作7件《万山红遍》。除已拍出的,另有两件分别藏于中国美术馆和北京画院。属意此画者,可细观之,它不同此前人们常见的山水写生,其画中风景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诗意色彩。

  位于南京中华门南的雨花台,相传南朝梁代云光法师在山顶筑台讲《法华经》,天上落花如雨,遂得此名。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里成为国民党反动派屠杀革命志士的刑场。新中国成立后,修建了烈士陵园,从此,雨花台成为革命烈士前赴后继的一种象征。此次展出的傅抱石《雨花台》,整幅作品层次明晰,近景为浓密松枝,中景是郁郁苍苍的雨花台,远景可辨出建设中的南京新城。同样创作出众多取材于毛主席诗词和革命纪念地山水画的傅抱石,这样描述自己彼时心态:过去画山水,讲求“一丘一壑,聊以自娱”,陶醉的无非是笔墨;如今基本上去除了陈旧的那一套,而富于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

  与国画《万山红遍》《雨花台》不同,展厅里另一幅红色经典《延安火炬》为油画,创作者蔡亮是新中国培养的年轻一代油画家。该作系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中国革命博物馆落成时,蔡亮应邀为革命历史题材中“延安军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而作,展现了抗战胜利后,延安人民手举火把、敲锣打鼓、奔走相告、连夜庆贺的欢快场景,成为一个伟大时代的光辉记录,也代表了革命历史题材绘画的一个高峰。

  早年小学教材里的经典插图也走进了美术馆展厅。诸如再现著名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的《红烛颂》。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云南昆明遭国民党特务暗杀。33年后,闻一多之子、时为中央美院教师的闻立鹏以此为素材创作油画《红烛颂》。闻立鹏介绍,父亲闻一多还有一重鲜为后人知晓的身份——画家,早年留学海外的闻一多曾经是央美前身北平艺专西画专业的教师。作品里,红与黑、动与静的强烈对比源于闻立鹏1978年赴敦煌莫高窟写生所得灵感——暗夜里燃烧的红烛、烈火,映照出革命者为祖国、为真理而战的崇高精神。

  在年近九旬的闻立鹏看来,如今不少新人画作不能打动人,是因为他们缺乏生活体验,缺失真情实感。像当年罗中立的《父亲》那样,甫一展出就能感染一大批不懂画的人的作品,如今还是太少。创作于1980年的《父亲》拥有极高的出镜率,凡有大展,几无缺席,这一次也不例外。彼时尚在四川美院学画的罗中立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刻画出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打动了无数国人,也于次年斩获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据传,后来已是四川美院院长的罗中立曾表示要重画此作。平心而论,再创作已与那个时代无甚关联。《父亲》一旦诞生,它就属于历史了。

  同样表现新时代农民的油画《潮》,由詹建俊创作于1984年。画面里,主人公手扶铁锹,昂首挺立,站在绿潮涌动的希望的田野上。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中的代表人物,詹建俊主张“汇中融西”,即在技术层面学习、改造西方油画技法,在文化层面注重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民族精神。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新兴版画、红色山水,及至传统国画改造、油画民族化,现当代美术走得笃定。

  丹青画卷,串起百年记忆。百年风华,又至起点。(岩截)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老枪》:在人生的困顿时刻打出最好的一枪

  • 《再见爱人》:爆火背后,是去掉了爱情的“滤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