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用音乐讲好中国传统故事
——交响乐《王羲之》“二改”专家修改会在上海召开
光明网讯(记者 张义文)2020年11月15日,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交响乐《王羲之》“二改”专家修改会在上海召开。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雷喜宁、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徐旭、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等出席会议。作曲、表演、演奏、指挥、理论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围绕交响乐《王羲之》的“一演”情况同主创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专家表示作品经过“一改”已更加完善,同时对作品的进一步修改打磨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帮助《王羲之》在艺术精品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发扬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
交响乐《王羲之》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叶国辉创作,全曲时长约三十分钟,通过管弦乐、竹笛、童声、女高音的合作,并节选《墨池记》《兰亭序》《兰亭图说》《兰亭考》等古文诗词为歌词,用音乐勾勒、塑造出“书圣”王羲之的历史形象,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11月14日晚,交响乐《王羲之》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进行“一演”,作品由人物到文墨,由形态到精神,构筑了立体的“王羲之”形象。
从艺术作品到艺术精品,需要漫长的历练过程。为了打造艺术精品,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始终围绕“聚焦于改、以改为主”的工作重心和“两改两演”的工作思路进行。“专家在研讨时,既要尊重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艺术作品的个性,同时要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提出真知灼见。”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雷喜宁表示,一方面,对作品取得的成就要充分肯定,进一步发展优点和长处;另一方面,应该提出更多富于建设性、批评性的意见,不断提升作品品质,帮助交响乐《王羲之》走得更高、更远。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徐旭、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对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表达了感谢,同时期待与会专家提出更多的真知灼见。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交响乐《王羲之》项目负责人叶国辉对作品的修改情况作了介绍:2019年9月6日,交响乐《王羲之》“一改”专家修改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作品的内容、形式、优点以及不足进行了研讨,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一年多以来,主创团队对会议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深入思考,悉心钻研专家意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作品进行了打磨。在作品形式方面,采取了交响诗的形式,把交响乐整合到作品所表述的题材中;在艺术的现代性方面,作品融入了一些更现代的方式;在作品的声乐处理中,调整了笛子与人声的融合,对童声采用了一些电子音乐的处理方式,比如回声等,对女高音方面也增加了声乐表述的修改技术;在乐段关系上,处理得更加自然,对重复较多的地方也作出修改。另外,为凸显王羲之豪放的文人气质,重点增加了一段铜管表述,使作品更具有中国文化元素。
吸收专家意见,树立艺术风格
《王羲之》的修改成效获得了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大家一致认为,该作品在以西方交响乐的艺术形式塑造中国历史人物、展现中华民族文化、阐发中国传统思想的方面是成功的。
在作品的整体风格上,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教授娜木拉表示,“《王羲之》通过交响乐的形式表现了中国著名的文人书法家,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一面,同时这种中西融合的创作方式,也是一种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教授周湘林表示,自从我国建立西方式的音乐院校体系,就关注到中国文化、中国音乐的展现问题,交响乐《王羲之》让人欣喜地看到中国音乐人在交响乐形式中对中国审美特质的有效探索与追求。天津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徐昌俊指出,“作品用现代作曲手法将古代文人文化与现代交响乐形式有机融合,把传统和现代有机融合,将东方元素与西方元素有机结合,是难得的优秀作品。”中央芭蕾舞团原首席指挥、一级指挥卞祖善表示,“《王羲之》不是追随国外作曲家的作品,而是我们自己主创、自己创新的作品,是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交响乐作品。”
在作品的具体呈现上,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主任、教授于阳表示,“相较于首演,《王羲之》作了很多改动。在整体结构上更加紧凑,整部作品高度地浓缩在一起,在音乐、音响等各方面也非常仔细,有较大提高。”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许舒亚认为,叶国辉的作曲创作与别人相比显得更独特,更注重对音程的设计,凸显出一种艺术个性,这种艺术个性也明显体现在《王羲之》的展演中。复旦大学教授汪勇豪表示,“作品在继承古典音乐结构均衡的同时,又有一种跳动、浪漫主义的色彩,而且富有现代性。”原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团长、一级作曲方鸣指出,“在作品的呈现上,可以听到空与满、浓与淡、简与繁、纵与横的对立统一,可以听到中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
锤炼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
从艺术高原到艺术高峰,中间需要历经反复锤炼。与会专家认为,交响乐《王羲之》已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但作为艺术经典从中国走向世界、从国内走向国际,用音乐讲好、传播好中国故事,还需要继续打磨加工。
在作品的细节处理上,娜木拉认为开场的笛子和乐队的力度还不够平衡,童声唱词对抑扬顿挫的把握还不够到位,男声的舍弃略显可惜,建议后续打磨中再作调整,同时加入一些其他具有视觉效果的元素,让观众更满足。于阳表示,在女声独唱加入时,乐队整体音响显得偏重;利用扩音形式呈现的童声,显得不够自然,没有与乐队融为一体,期待在排练中再作提高。浙江音乐学院教授杨小勇指出,声乐部分很多地方的歌词被乐队淹没,应适当减弱乐队音效;小女孩的整体表现还有些紧张,后续可以多作指导。徐昌俊认为,目前竹笛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女高音的节奏、韵律处理得相对拘束,其语汇和乐队语汇之间的结合还不够自然,另外建议童声部分穿插一些元素,使该部分表现更丰富。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张小夫认为,小女孩与竹笛演奏者上下两次登场,在视觉上一定程度地引起了观众分神,建议简化处理。
在作品的表现形式上,许舒亚认为,交响乐的结构与话筒使用是中国音乐界长久以来的问题,《王羲之》在此方面的修改探索也是中国音乐向前推进的举措。人民音乐出版社电子音像中心主任、编审黄志鹏建议,在作品的多媒体使用上可以更大胆一些,比如现场配上王羲之写字的画面等。张小夫认为,交响乐改为交响诗更符合作品的体量与文化定位,但目前交响足够,诗意还有所欠缺。卞祖善表示,在疏与密、弱与强、轻与重的关系上,作品应当重点调整后者,目前作品的技术手段很丰富,宁可“少一点”,不要“多一点”;另外,富有中国意味的音调建议由两次改为三次,与《兰亭序》中的21种不同的“之”字形成文化符号的同构。
在作品的文学性方面,汪勇豪提出,用音乐表现王羲之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应当重点表现其人物性格,同时挖掘王羲之与中国道教之间的文化关系,进一步丰富人物的历史形象。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总监、一级编剧罗怀臻表示,“期待为竹笛、女高音、童声等元素加入象征意义,提高交响乐的表现力,使其成为作品深层的一部分。”
此外,娜木拉建议在演出现场显示中文字幕时,加入恰当的英文字幕,帮助国外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更好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黄志鹏表示,平衡现场丰富的变化,在录音过程中完成固定,并且可以艺术化地再现,是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但对传播好作品也是最具现实意义的步骤;另外,在文稿编辑上建议精炼、抽象一些,同时对文言文部分适当添加注释,帮助国外观众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方鸣也表示要关注优秀作品的后续宣传与推广,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有现场展演,也要有录音传播。
观众代表上海懿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俞懿洲和上海古凡交响乐团团长钱立,分别从作品传播的版税管理和文创产品的开发方面作了简要发言。
精益求精,艺无止境。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冯磊向国家艺术基金的关心帮助及与会专家的真知灼见表达了感谢。同时,他表示,利用各种艺术形式讲好中国故事,艺术家责无旁贷。接下来,主创团队会认真梳理、吸收专家意见,不断提高《王羲之》的艺术水准,努力把中国的故事讲好,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