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网文出海”:网络时代的中外民间文化交流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 正文

“网文出海”:网络时代的中外民间文化交流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5-18 15:3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吉云飞

  若以粉丝翻译网文网站Wuxiaworld(武侠世界)的建立为开端,中国网络文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已跨过了5个年头。五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数百万级的粉丝群体,通过与世界读者的交流与碰撞,默默建构着中国文化形象,成为中国文化输出中最坚实的民间力量。

  美籍华人赖静平(网名RWX)创建的Wuxiaworld在一年内就获得了百万英文读者,并催生出众多粉丝翻译网站和翻译小组。自此,“网文出海”成为一种文化传播现象,受到学界、媒体、政府管理部门和业界的高度关注。随后,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的中国网络文学翻译网站陆续建立,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翻译生态也变得更加丰富。2018年,阅文集团旗下的海外平台起点国际上线一年后,将中国的“起点模式”成功输出海外,将“网文出海”的形式从内容传播升级到模式输出。此后,“起点国际模式”和“Wuxiaworld模式”初具规模,在翻译模式、付费机制和原创体系等方面逐步建立起一套正循环的传播体系。

  “网文出海”是网络文学研究领域富有新质的前沿性话题,更是中国文化传播的新力军。伴随着网文网站在海外的遍地开花,中国网络文学的魅力也已经散播到全世界,经由民间渠道在网络文化空间“安营扎寨”,逐渐进入了海外读者们的日常生活。“网文出海”最重要的一个启示是,相对于“文化领导权”和“文化领导力”,“文化吸引力”才是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最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

  网络文学成功进入了读者的“日常生活”成为其“精神刚需”,在英语世界,它同样走到了普通人的生活当中,以百万字计的中国网络文学都是由“老外”自发翻译,海外读者自费“追更”。

  和以往精英文化的输出方式不同,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一视同仁”地打通了海内外读者的“快感通道”。中国网络文学以独有的魅力吸引力一波又一波海外“铁杆粉丝”,将文化传播方式从被动获取转为主动接受,于潜移默化中传播中国文化。

  一群“老外”愿意跨越文字和文化障碍,自发翻译、追更中国的网络小说,让网文翻译迅速膨胀成为一项产业——这说明对于他们来说,中国网络文学比欧美畅销书更“带感”,比日本动漫更“带劲”。古老的“类型性”与新鲜的“网络性”相结合,使网络文学具有了可与动漫、游戏相匹敌且不可替代的“爽感”。

  中国网络文学对海外读者的独特“文化吸引力”从何而来?主要缘于中国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博采百家、吸收世界各国流行文艺成果而修炼出的特有气质。

  网络文学自诞生之日便与世界流行文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发展初期,它是“被哺育方”——受世界流行文艺输出大国影响,模仿其成熟类型进行创作,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本土化更新。经过20年的茁壮成长,中国网络文学形成了一套根植于网络性和粉丝经济的生产机制,形成“全球风景这边独好”的文化奇观。随着海外传播规模逐渐扩大,网络文学开始进入 “文化反哺”阶段,有望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等全球流行文艺一样,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代表本国特色的文化输出力量。

  在“出海”之后,网络文学向世界传播了怎样的中国文化形象?有人担忧这个形象的传播效果是否正面,但这样的忧虑是不自信的,也是不必要的。文艺作品蕴含的丰富内容正是其吸引力所在,网络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中国形象之复杂性和真实性也正是这一形象的魅力所在,其“世界性”就蕴藏在这种真实与复杂所带来的活力中。

  中国本土文学模式的成功国际化,不但使中国网络文学的世界影响力大为提升,更为世界性网络文学提供了中国方案,丰富了其发展模式。

  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五年的“奇幻漂流”,不仅扩展了其阅读群体,更推广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而中国网络文学在全球的翻译、流通和再生产, 虽然还缺少震撼性事件以彰显其最大价值,但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无穷的活力,让这一产业欣欣向荣。中国网络文学的“世界性”不在于某种世界级文学奖项的加持,更不依赖于某些国际权威人物的认定,而在于网络文学在全世界的接受程度。只要中国网络文学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比较广泛的翻译、阅读和再生产,就可以认定这一文学的“世界性”属性——“世界性”网络文学即使不在此时诞生,也一定会在未来闪耀。(吉云飞)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许进安:写在《百年巨匠·冯友兰》播出之际

  • 音乐剧《大钊先生》:现代审美下的英雄塑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