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人民抒情
——淮剧《送你过江》观后
作者:王玉琴
文艺作品的创作常常如电光野火,在心有灵犀的一瞬间引爆出惊人的能量。南京渡江战役纪念馆的一幅照片——《我送亲人过大江》,点燃了军人出身的剧作家陈明对“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意畅想:“在渡江战役这个背景下,把一个江边女性的人生经历、命运沉浮、情感抉择,有机地植入坚定的革命信仰与常人俗情事理之中。”盐城市淮剧团精心打磨的大型现代淮剧《送你过江》,以一艘船、一条江、一场战役、一个女人的情感选择和两个男人的英雄情怀,演绎了一场如泣如诉的人民英雄史诗。
《送你过江》以大时代的战争洪流为背景,以小人物童养媳江常秀和革命军人郭逸夫的情感波折为核心,在遵循历史规律的同时,塑造出一系列有血有肉、接地气、富含人情味的人物形象。“为人民抒情”,编剧对人、对人民、对英雄的抒情,使得70年前的渡江战役更具温度与震撼。“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送你过江》演绎了渡江前后军民备战、生离死别的家国悲欢故事,让久居和平环境中的当代观众,经受了一场战争的洗礼和淮剧艺术的熏陶。演员程红、王雷、梁锦忠、王书龙、周建文等演绎的各式人物形象,融形体语言与心理语言于一体,如泣如诉,以富有个性的神韵,传递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赋予角色个性化的生命。《送你过江》开拓了淮剧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艺术空间,融淮剧的悲情与战争的壮美于一体,以小见大地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为主旋律戏剧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送你过江》同编剧以往的戏曲作品如《十品村官》《鸡毛蒜皮》《半车老师》《遍地月光》《丹凤湖畔》相比,无论是在名称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反映出编剧陈明在戏曲题材创作方面的转型与突破。多年来,盐城市淮剧团多以“小人物”“小事件”“小制作”为特色,聚焦农村农民问题,从曲名“十品村官”“鸡毛蒜皮”这些名词性结构的词语可见一斑。而“送你过江”,这一极富动感的两个词“送你”和“过江”,蕴含着深广的意义。送你过江,是剧中女性人物形象——身为童养媳的江常秀,对她爱慕的军人郭逸夫的心声,也是以江老大为首的江边老百姓对渡江部队的心愿,这里面既凝结着一个女人的真情,也凝聚着中国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对新中国的向往。送,还是不送?反映的是作为女人的江常秀,愿不愿舍弃自己对郭逸夫的爱情,反映的是老百姓愿不愿舍弃赖以谋生的民船财产,甚至自己宝贵的生命,送不送,最终反映的是民心向背问题。过江,是接受划江而治,还是“宜将剩勇追穷寇”?过江,反映的是中国革命的最终指向问题,是渡江战役是否正义,又能否得到百姓支持获得最终胜利的问题。换言之,在中国革命最后一战的关键当口,“送你过江”是江老大、江常秀、江更富的家事,更是渡江部队的大事,是事关新中国能否成立的天下事。剧作正是以一个童养媳、女村长的口,道出了一个女人的心声,也以小见大地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送你过江,如阿基米德的支点,支撑起了中国革命人民基础的根基。
人民既是一个集体概念,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生动具体的形象。《送你过江》中有一个贯穿全剧的道具——《为人民服务》识字本,这个识字本是郭逸夫留给江常秀的信物,也是江常秀的教科书和行动指南,它开启了童养媳江常秀对文明世界的向往,改变了江常秀的命运和人生,使得江常秀将自己的命运和革命者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不仅如此,剧目还通过两个辅助人物——豆花和小黄的对话,探讨了人民和为人民服务的含义。人民是谁?人民就是你和我,就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为人民服务,就是我为你、你也为我服务。因此为人民服务,也就具化为身边人的互相支持。送你过江,送你是为人民服务,过江也是为人民服务。识字本经过豆花、郭逸夫、江常秀、江更富之手的多次流转,不仅启迪了女主人公江常秀,也影响江常秀之养女豆花,影响了江更富,最终推动了江家所有人支持渡江大业。因此,这个识字本是巨大的粘合剂,是情之所在、义之所在,不仅使得郭逸夫、江常秀获得了志同道合的情感基础,也粘合了军民关系,使得军民同心,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终极目标。剧作中《为人民服务》这个识字本的设置,对人民与“为人民服务”的阐释,辐射、影响了戏曲情节的每一步转折,使整部戏的主旨得到极大地提升,升华了《送你过江》的思想境界。
戏剧是冲突的艺术,剧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诉求,为了充分展示各种矛盾冲突,剧作家在安排人物关系、设定人物前史方面怕颇费思量。《送你过江》将常人之情与过江之义交织在一起,设置了一段渡江船娘和渡江军人之间的情感关系,这种关系设置加剧了普通伦理之情和国家之义的冲突。男与女、军与民、军纪与亲情,互相交织,交错呈现,形成了一组组不可调和的矛盾。《送你过江》紧紧抓住渡江前每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展开了充分的对话,在对话的交锋中,每一个人都在“我与你”“我与家”“我与过江”中选择、转变、成长和升华。郭逸夫、江常秀之间的爱情,江常秀、江更富之间的亲情,江常秀与江老大之间的恩情,王进与郭逸夫之间的友情,以及老江家和渡江事业之间的家国情,没有一种情感不在围绕“小我之情”与“过江大义”而经受考验!每个人不同的坚守与选择,反映了不同的人物性格,表达了不同的心灵世界。《送你过江》对人物关系、人物前史的设置,为整部戏的矛盾冲突提供了恰当的心理变化的图谱。
剧作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有截然不同的过去,过去的“我”限制着现在的“我”,“我”不仅与他人存在矛盾冲突,与自己也有难以跨越的鸿沟。生在“豪门之家大上海”的郭逸夫,充满文化和革命理想,行为思想率真执着,他既想发自内心地解决“童养媳”问题,又想追求一种“合理、公平、完善,充满人性的社会制度”。这说明作为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的郭逸夫,是尊重人、理解人,具有超前而现代的人性论思想的。他人生经历的一帆风顺,抱有的理想主义情怀,使得在面对现实问题时盲目乐观了些,因此他对江常秀的处境、对渡江可能出现的军民矛盾,缺少足够的警觉。尤为重要的是,他低估了江老大的传统的婚姻观、子嗣观的力量,以及军纪民情的实际情况,从而使军民矛盾一触即发,因此理想与现实、郭逸夫和江老大之间的矛盾冲突,既不可避免,也难以调和。军与民、新与旧、渡江与爱情,成为全戏冲突的基础,编剧对郭逸夫、江老大两个人物形象的预设和渲染,奠定了整部戏的冲突基础,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必然要以第三方的介入、或者某一方的妥协为代价。由此,郭逸夫领导即民运科科长王进的斡旋介入、江常秀的无奈妥协,使得矛盾获得了暂时的缓和。江常秀虽为支前模范和女村长,但童养媳身份如绳索一样紧紧束缚着她的自由意识,她以报恩意识弱化了反抗意识,其身上的不彻底性是自身婚姻苦酒的渊源,因此江常秀身上“新我”与“旧我”的矛盾,无法统一和调和。戏作中的江老大、江常秀、王进、小黄、豆花,都或多或少地残留着男尊女卑的传统意识,具有现代意识的革命军人郭逸夫,期望以一人之力对抗旧世界的封建残余意识,期望将人的解放和国家、民族的解放立即统一起来,无疑是不现实也不可行的,这也正是这出戏中爱情悲剧的根源。而最为突出的矛盾是,郭逸夫的现代人性意识,与严明的军纪,与像江老大这样普通群众的觉悟程度发生了深刻的抵牾。大敌当前,在个人的解放与国家的解放面前,每一个人都在选择,最终,剧中人都在为更多的人谋求解放的事业面前,做出了最大的牺牲。编剧正是通过这一组组人物关系,通过对戏曲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拷问,切中肯綮地呈现了渡江前每一个人舍弃与成全之间的心路历程。
《送你过江》的核心事件是过江,过江前后的战火硝烟,考验了民心向背和情义担当,也使得牺牲和成长成为该剧不断衍生的主题。为了渡江大业,江常秀牺牲了和郭逸夫的小我之情与江更富结婚,保证郭逸夫顺利过江,换取江老大对渡江大业的支持。而正是江常秀这一看似无奈的选择,使得偿所愿的江老大、江更富产生了奇诡的心灵波动和变化,“洞房拒婚”这一幕戏,以不同空间并置的戏曲手段,呈现了剧中五个人物的心声,其中江更富的性格变化和成长更为动人。从畏畏缩缩的弟弟,到懵懵懂懂的新郎,江更富在江常秀无奈的选择中领悟到江常秀、郭逸夫的情感付出和牺牲,获得了极大的心灵震撼和成长。在这一段动中取静的场景中,作曲设计的唱词充分吸纳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赋比兴传统,融民间语言和中国诗歌意境美于一体,充满了生命的律动,给观众荡气回肠之感。“不是楠木不做桨,不识水性难走江。泡灰勾缝不牢靠,脚面不能钉船帮。吞下丝线三千丈,日扯心肝夜牵肠。生柴引火烤竹笋,外层皮焦内心凉!”寥寥数语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处理民间的生活经验,将原本不谙世事的男孩形象江更富,演绎成了一个充满情感痛苦、从生活中成长起来的男子汉形象,由江更富的转变和成长,带来了江老大性格的转变。渡江与爱情的考验,不仅使得渡江前沿的郭逸夫、江常秀在牺牲中成长,也使得偏于保守和自私的如江老大、江更富这样普通的民众,获得了觉悟的提高和情怀的高远。“送你过江”,从现实革命历史事件,演绎成了人的心灵史、成长史。江更富形象的革命性转变,不仅标志江更富的新生和成长,也标志着以江老大为代表的旧传统和利己主义农民思想,必将在时代洪流中被淹没和改造。
《送你过江》最后一幕,军民空前团结在渡江大业中,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千帆竞发的渡江伟业,展现出军民同心的革命意志,江更富与郭逸夫先后牺牲,无数渡江军人英勇牺牲,江常秀在渡江战役中失去了亲人、爱人与同志。常秀喊江一幕场景,戏曲化地呈现了情爱悲剧与战争悲剧交织的深情、悲壮与崇高。“叫一声,江边倒下的兄弟们,大江作证人有情。南北东西百家姓,两岸处处是家人¼¼南北东西百家姓,四时八节祭英灵。”从为自己挚爱的爱人、亲人送葬,到为所有渡江而死的无名战士祭奠,江常秀的吟唱不仅喊出了个人的伤痛与心声,也喊出“南北东西百家姓”对所有渡江战士的心声,由个人而集体,由家庭而国家,军民鱼水情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和情与义的煎熬,最终在情的奉献、在生命的牺牲、在对新中国的希望中定格。观众在这样一场交织着生死情爱、充满着家国之义的演出中,获得了关于爱情、关于战争、关于英雄的反思与回想。
(作者系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王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