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开拓音乐的空间与形式,展现传统书法的现代美
宋飞(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教授):
在交响乐《王羲之》的整体呈现上,中国乐器和西洋乐器在中国语言的本质前提下创作出一种和谐,也展现出艺术的丰富性。在此,我认为还可以走得更远一些。
首先,考虑到《王羲之》在题材与主题上的文学性、历史性和人物性,以及当前颂扬与缅怀王羲之的语境,建议在交响乐的篇幅上可以再作延展,用更大的空间或者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去呈现;其次,为了让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作曲家的想法,感受王羲之的特殊气质情怀,获取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可以考虑在某些环节或用某种形式把书法具有真正魅力的视觉形象展示到音乐会中,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作品。
增加篇幅与演出,塑造新时代经典
么红(中央歌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
在题材上,《王羲之》非常大气,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从内容上也非常鲜明,既表现“书圣”的大气磅礴,而且形式也特别丰富。
我认为无论是歌剧还是交响乐,成为好的作品都需要营造出画面感,我认为《王羲之》在这一点很成功。但是,我觉得美中不足的是作品的篇幅偏短,在听众尚抱有诸多期待的情况下就结束了,略有遗憾。所以我建议增加篇幅,让音乐整体更丰富一些。另外,我认为任何作品从优秀到成为经典都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所以我建议《王羲之》增加演出数量,将作品在反复地演出中磨炼成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作品,也期待能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
丰富作品结构手法,展现现代文化价值
谭利华(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一级指挥):
交响乐《王羲之》本身已经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但是仍有几点需要商榷的地方:第一,我觉得作品的名字应该更严谨一些,交响乐《王羲之》不太专业,可以考虑修改一下;第二,《王羲之》的题材是古代的,在当前新时代的语境中如何展现更多的现代文化价值;第三,我认为作品在构思方面还可以再深入一些,目前笛子时间太久而缺少变化,显得过于平淡,应该采用一些近代手法增加技术含量;第四,在交响乐的结构和手法上稍欠琢磨,我认为结构要再大一点,手法更接近现代一点,这样作品更符合王羲之和书法艺术的定位。另外,作品的器乐片段略显简单,应该再丰富一些。
从整体着眼构思,融会古朴与现代
卞祖善(中央芭蕾舞团一级指挥):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代背景下,《王羲之》作为古代题材非常引人注目。
就作曲而言,既要写得古朴又要有现代的风格,是比较困难的,现在靠近雅俗共赏的层面,悠远、古朴和现代管弦乐技法的应用没有完全放开,我觉得还可以再作发挥。比如在纯器乐作品的前奏、引子或者序中加入一些间奏曲,实现交响化,然后再穿插笛子、童声、男中音,争取做到让每一段都出彩。另外,现在《王羲之》整体的风格、主题都是一致的,这样的后果就是高潮不够突出,我觉得男中音的章节是重头戏,除了唱的部分外,在乐队部分也应该添加重头戏,唱段要精彩,乐队也要发挥。最后提一点建议,《王羲之》整体风格、音乐语言、核心应用、高潮布局等,都应该从宏观出发进行构思。
加强音乐节奏,打造个人风格
蒋一民(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我认为交响乐《王羲之》在结构的设计上非常好,有一种跨越时空的感觉。但是,我觉得还不够完美,在中间部分存在很多乐句的重复,如果再精练、紧凑一点,效果会更好。目前,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是作品缺少个人风格,这也是中国的音乐创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总体来讲我认为中国交响乐达到高水准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肯定和发扬民族化,二是兼容中西的国际化,三是传统创作的当代化,四是中国作曲家的个人风格化。尤其是第四点,中国要培养出在世界上能够站住脚的作曲家,没有个人风格是不可能的。《王羲之》已经展示出对这种目标的追求,应当继续努力。
精雕细节提升音乐作品感染力
娜木拉(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我觉得《王羲之》把“书圣”作为主题,用交响乐的形式进行表现,本身就是创新,作品最主要的意义就是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对作品的看法我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乐团的演奏方面,我觉得国外的演奏家是将这部作品作为现代作品演奏的,重复的地方拉得比较古板,希望在请国外的交响乐团进行演奏时克服一下这个问题,要实现演奏过程同观众的有效交流与沟通;第二,在视觉与听觉的融合方面,应当再融洽一些,把视觉听觉融为一体;第三,在竹笛出场的段落,竹笛演奏家的装扮、服装以及整个表现过程更贴近中国民族乐器的风格,从作品的整体上还需要一定契合;最后,我认为要通过文学与历史多了解王羲之本人,通过音乐把他的形象活生生地表达出来。
协调乐队整体,增加民族元素
高艾(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一级演奏员):
交响乐《王羲之》在给人的整体感觉上很唯美,特别是童声的部分,宛若天籁。但是在个别地方仍然有提高的空间,尤其在捷克乐队的演奏方面,感觉这个乐队没有解放出来,还不够自由,从书法的角度来看,王羲之内心汹涌大开大合的情绪与之相近,需要乐队倾情演奏。这种解放与自由是必须的,建议乐队各部门间多作沟通,统一协调。另外,在民族音乐方面,我觉得可以调整或添加一些配器,类似于《梁祝》一样,让民族的东西多一点,这样会让交响乐整体有所提升。最后,我觉得作品名为“交响乐《王羲之》”不太契合交响乐,如果叫交响诗或者交响音画感觉要好一些。
整体修改要慎重,二度创作再提高
向民(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我觉得将唯美的中国元素同当代创作相结合是非常不容易的,《王羲之》不仅做到了,而且达到一定的深度,所以我认为对作品本身的修改需要慎重。
首先,在乐队演奏方面,可能是中华文化的欠缺,捷克乐队没有很好地发挥出作品的高度,建议不妨考虑“国交”和“上交”等乐队进行演奏;其次,我认为笛子演奏的部分稍微欠缺,笛子多样性的表现少了一些,好象飞快地过去之后又呼应了一下,使其承担的功能在前后上稍有不平衡,这里可以作出改进。其他地方我建议慎重修改,在二度创作方面多加强是很好的途径。
用心打磨好音乐,文化技术双提高
常平(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教授):
《王羲之》是一部学术和艺术含量都比较高的作品,与其他社会化的作品不一样。我从文化与技术两个方面谈一下个人看法:
从文化视角来说,以人名为题的交响乐是比较少见的,换作交响诗则没有问题,比如说《王羲之》交响诗大家会觉得很顺,如果作为交响乐,我可能就会叫《兰亭》或者其他抽象的题目,这是我个人的想法。
从技术层面来说,我认为在演奏上横向关系大于纵向关系,横向关系是笛子、童声、男中音的先后进入,到后面三件独奏乐器领奏到最后重合,我感觉重合的分量和篇幅偏短,更期待重合在一起的时候形成一种交响性的状态,形成复调的关系和定向的发展。
另外,在童声的唱词和旋律形态的关系上,我建议可以更抽象一些,这样会更贴近王羲之的文化形象。
续借笛音处理,统一整体节奏
张朝(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首先祝贺交响乐《王羲之》的诞生。在作品的定位上,我觉得不一定以大师的定位去演,反而要有所不同,王羲之不仅是书法家,还是军事家,因此我听出作品整体很有侠气。
在音乐创作上,完全用音乐表现视觉的书法是不可能,视觉最终要变成一种精神。因此,感觉方面的处理可再提高,比如在笛子的处理上并没有结束演奏,而是一边演奏一边退下去,但童声之后大家鼓掌导致演奏的感觉断掉,非常可惜。我觉得在演唱的过程中采用靠上下场走动演唱的方式,产生空间的变化会更好一些,要体现出作品的整体性。最后,建议将三个重要的角色先写好三个重奏,然后拆开,最后又合在一起升华交响,这样可以实现作品高度的统一。
善用重复音律,回味古典审美
王纪宴(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编审):
整体来讲,交响乐《王羲之》已经做得很成熟了,我从听众的角度谈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我觉得重复的问题需要慎重处理,重复并非是缺点,贝多芬的协奏曲首演时就被认为重复过多,因此我认为可能是我们对作品还不够熟悉,我建议乐团把整个乐谱纳入到彩虹式的线条中,让重复的部分变得不单调;其次,在配器方面,我觉得需要营造疏淡之美,中国文化是非常懂得淡的古典文化,一个声音足以让人回味许久,因此,我个人觉得对于书法这种空灵的艺术,在配器上可以大胆删减,让音乐的表达简单些,造成一种空谷足音的感觉;最后,在细节方面,需要注意下技术问题,将音乐演奏与观众鼓掌有效地交错。
挖掘作品文化内涵,呈现音乐与书法之美
陶诚(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教授):
对《王羲之》的修改要深入思考,从客观上多考虑,从听众的角度去理解,从总体结构上去把握,这样的修改才是有益的。
总体而言,交响乐作品《王羲之》主题思想正确,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中西结合的好作品。作品把交响乐、民乐、童声、男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且用现代作曲技术表现出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神韵。鉴于王羲之是“书圣”,书法也是一门美的艺术,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和一面旗帜,所以我建议,在旋律上、在结构上,更多地表现出音乐之美和书法之美,真正地能够为大众所喜欢,并且能够记得住。
(光明网记者张义文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