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的幽微里拷问人性、烛照灵魂
——淮剧《小城》“一改”专家修改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淮剧《小城》自2016年3月开始创排,到2017年8月27日首演,目前共演出27场。作为江苏省淮剧团打造的现实题材“灵魂三部曲”之二,也是淮剧《小镇》的姊妹篇,《小城》无论在现实开掘的深度、人物塑造的完整度还是主题表现的高度上,都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获得了观众的赞誉和专家的认可。
2019年7月26日下午,淮剧《小城》“一改”专家修改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就该剧修改提高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现实与寓言仍需融合
“江苏省淮剧团一直在自觉地建立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追求”。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总监、一级编剧罗怀臻认为,编剧徐新华很自觉地追求一种创作风格,追求一种寓言化的效果,在假定的情境中关注人性,构筑戏剧性。这种风格一旦成熟,将对中国戏剧贡献良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馗认为,这种寓言化的创作思想,可能会为现实题材创作带来一种新的创作方法。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原主编黎继德坦言:“最高级的戏都是寓言剧,中国的寓言剧稀缺,淮剧《小城》带有寓言性、哲理性的追求正是大家喜欢它的原因之一。”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副院长、一级导演王晓鹰深有同感:《小城》这个剧本,从现实题材中挖掘寓言性,正是它难能可贵的一面。所谓寓言意识,即在设置的戏剧冲突中触摸到人性的深处,在假定的戏剧情境中展现人物内心非同寻常的变化、纠结、挣扎,对人性进行深度的探究、挖掘和表达。戏剧冲突的本质就是要写人物内心的冲突,否则就无法实现触及人性、探究人性本身这一目的。
具体到《小城》这部作品,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教授冉常建指出,这是剧本创作非常深刻的一面,编剧设置了一个残酷的戏剧情境来表现人物的自我救赎之路。是救儿子还是救自己?她在心灵的冲突中不断突围,最终悔悟、觉醒,做出了选择。由此我们看到主人公在思想和精神上经受了怎样的折磨,在亲情和责任的对峙、情与法的抗衡上,她最终选择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法。罗怀臻认为,淮剧《小城》假定的戏剧情境的基础是否牢固,诸多细节设置和情节推进是否可信,整部作品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否扎实,这些问题在基于现实生活,从现实题材中挖掘寓言性,或将现实生活寓言化,对创作者的要求很高,创作的难度也很大。该剧所包含的哲理仍有欠缺,戏剧的可信度仍存瑕疵,要将整个故事讲得比较完整,还有风险。
道德困境与价值展现仍需调整
在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原主编黎继德看来,从人物关系的设置,故事的编织,到主题的表达,淮剧《小城》写人性、人情、人的良心。如果说《小镇》写的是道德,那《小城》写的则是大义。他认为,这部作品的总主题可以概括为八个字:走出黑暗、重见光明。全剧呈现了吴老伯渴望复明,而眼科专家肖悦华在“黑暗”中走失后对“光明”的寻求过程,是剧中人物肖悦华、丈夫、儿子、儿子女朋友等人破茧化蝶、涅槃重生的过程,也是坍塌的精神屋顶重建的过程,发人深省。
“为一个好人设置一个道德困境,引发人物内心道德框架的崩塌,这一主题有一定的现实观照性,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的。”王晓鹰谈到。上海京剧院原院长、一级编剧单跃进补充到:《小城》触及到人性中最深层、也最难捕捉的地方,就是人的黑暗和光明之间的结合点,是与非的结合点,这种“临界”的状态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状态。原空政文工团编导室主任、一级编剧王俭表示,这部作品的创作视角、创作手法、现实观照等非常有意义。
单跃进还对淮剧《小城》的当代价值追求表示肯定:“《小城》揭示的不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就这一点来讲,这个戏的价值足以让人重视。与其说是编剧的有意识追求,不如说是我们创作群体的一种无意识追求。可以出现这样的成果,并被大家普遍接受,这很难得。”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一级演员李梅也认为,这部凝聚了创作者勇气、担当和智慧的戏剧,让我们感受到创作者在呼唤人们心中的美好和温暖,因为她不是在编织故事,她关注的是人。上海淮剧团团长、一级编剧龚孝雄指出,这部作品的传达效果非常准确,不同的观众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二度创作仍需精细打磨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熊源伟认为,与会专家可以大胆发言,主创团队则要慎重改戏,“一定不要大改、不要乱改,不要为改而改。”在今后的打磨中,不管承受哪些方面的压力,要坚守这部剧所具有的不可忽略的价值表达。李梅也谈到,一部戏剧的成功,文本是基础,二度创作是关键。《小城》剧本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二度创作对剧本进行了很好的还原,演员们前期做了很多功课,塑造了生动饱满、有力量的形象。尽管如此,二度创作还没有达到剧本同等的吸引力。龚孝雄提出,太多的“巧合”制造了这部作品的可看性和精巧度,但却带来了一定障碍,情节设置人为痕迹太重,所以要给故事增加更多的现实合理性。故事越坚实,它延宕开的戏剧性就越强大,才能取信于人。单跃进认为,要在细节上予以不懈追求,找到符合人物身份思想行为的内在逻辑,并在全剧贯穿这样的思路。
在人物塑造上,王馗指出,儿子周晓宇与丈夫周天济的人物形象开掘得不够。周天济可以体现一种双重结构,但这种特性开掘得还不够,以至沦为了配角。肖悦华的内心动摇和道德徘徊,也需要加以更强的刺激。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主任、教授谢振强认为,全剧戏太满、太凝重,没给人留下思考空间和缓冲时间,唱腔也很密集,容易产生疲劳感,需要适当做减法。处理好主角配角戏份问题,才能使整部戏更为饱满、恰如其分。
《小城》在舞美设计、音乐创作、唱腔设计上,也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龚孝雄建议,音响、唱腔和舞美要提高场景的辨识度,注重营造小城市的风情和地域质感;同时要传达出戏剧的现代质感和淮剧的本体特征。冉常建表示,在重要场次中调动戏曲手段和动作时,节奏不够自然和顺畅。如何使戏曲元素和唱腔与情感本身吻合,还有待探究改进。一级舞美设计蓝玲指出,人物造型游离于舞台整体风格,灯光设计没有起到衬托与暗示的作用,服装缺乏典型性,未来还需进行大幅度提升。
与会专家开诚布公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共同帮助淮剧《小城》实现自我超越。主创成员表示,修改会给剧团树立了信心,《小城》提高的方向已经明确。下一步,江苏省淮剧团将集中全力做好剧目修改,促使剧目品质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