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话剧艺术的“高峰”
——小剧场戏剧《家客》“一改”专家修改会在北京召开
光明网讯 2019年7月30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小剧场戏剧《家客》“一改”专家修改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戏剧学院、南京大学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家客》的戏剧结构、语言风格、叙事逻辑、剧情细节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深入讨论。
何以为家,挽歌谱写生活本初模样
《家客》由上海话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出品,喻荣军编剧、周小倩执导,张先衡、宋忆宁、许承先联合主演。故事围绕三位老人的生活展开,退休后的夏满天和老伴莫桑晚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直到有一天,莫桑晚那个原本“死”于唐山大地震的前夫马时途的出现,打破了生活的平静……
全剧虽然只有三个人物,却表现出了不同的生活可能性。三幕戏也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人生,马时途是其中的关键人物。在第一幕里他是一个回归者,在第二幕里他是一个闯入者,到了第三幕他成为了一个神秘人物。而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唐山大地震时他的抉择,不同的决定造就了不同的人生结局。
“《家客》结构很精致,三幕戏三种生活状态、三种可能,三种选择、三种人物命运和关系,每一幕的剧情又非常真实,耐人寻味,人物的命运和人物设置的关系引人深思。”中央戏剧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廖向红评价说,导演很好地把握了话剧风格,处理得非常质朴、简约、内敛、细腻。“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剧作,它改变了我们创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对生活的观察角度,对生活的触摸角度,三个人、三种人生命运。这是当代话剧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了不起的收获。”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一级编剧欧阳逸冰说。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李法曾认为,《家客》是难得一见的一出好戏,是非常有希望攀登艺术“高峰”的一部话剧。“它的思想性、艺术性、价值取向都很好,思想深刻,语言精练,节奏适中,人物关系处理得十分精准,人物内心充实。”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刘远认为,这部剧带给人的是情感激荡之后的思考,《家客》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只是缓缓地叙述了生活里的‘琐事’,看似不经意的戏剧处理却深深抓住了生活的本质,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专家支招,助推作品再攀“高峰”
时而真实,时而想象,两者穿插交错,是《家客》独特的戏剧结构。对于这种“峰回路转”的叙事方式,有的观众拍案叫绝、奉为经典;有的观众却感到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对于这个情况,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原主编黎继德建议编剧对全剧结构做一个加工和梳理,区分出真实场景和想象当中的场景,让观众更容易看懂、看得更加清晰。针对戏剧结构,廖向红也提出了建议。如“三幕结构,实际上是想设置三种‘如果’或者是三种‘可能’,但是第二幕占据了大量的篇幅,会给人带来一种感觉,那就是第二幕才是真实的,这就是篇幅差异给观众的印象。如果编剧想展现三种可能的话,应该在三幕篇幅的长短上进行均衡。”
一部好的作品,最基本的要素就是细节的丰富和完善。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围绕细节各抒己见,提供了更为具体可行的建议。
原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汪守德提出,剧中马时途从《新民晚报》得到莫桑晚上学和结婚的消息,这在那个年代是不太可能的。“当时,这种私人信息在媒体上是很难见到的。这个细节可以再进行推敲,改为通过别的渠道获取。”他同时指出,剧中的“40年之后”是2016年,但莫桑晚手里使用的电话还是老式的听筒电话,这个和时代不太符合,应该更现代一些。
剧中人物重逢时的另外一处细节,也被专家关注,那便是彼时情绪的表达。当初的恋人,四十年后再见面,第一反应是什么样的?“第二幕中,莫桑晚见到意外归来的马时途,第一反应我觉得不对,40年没见的一个人回来了,首先考虑的不是他的到来对我家庭有什么伤害,而是考虑你40年干什么去了,这个是任何正常人都会有的追问。”南京大学艺术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康尔说。
会上,专家们直抒胸臆,为《家客》的加工修改打磨提意见。大家纷纷表示,希望《家客》主创团队在主题的提炼、情节的结构、人物的关系等影响艺术质量重点、难点关键环节上下工夫,整改到底,提升品位,实现艺术作品的凤凰涅槃。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艺术处副处长沈捷表示,将拟定计划,分阶段落实专家提出的整改意见,在艺术上将《家客》打磨成精品,争取成为话剧领域在新时代的一个保留作品,而且要一直不断地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