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长沙花鼓戏《蔡坤山耕田》“一改”修改会专家发言摘编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 正文

长沙花鼓戏《蔡坤山耕田》“一改”修改会专家发言摘编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8-22 15:5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剧中人物刻画细致

  季国平(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

  《蔡坤山耕田》的人物刻画非常细致,蔡坤山勤劳憨厚还透着古怪精灵;白李花乐于助人,活泼可爱,善于持家;县太爷虽是讽刺对象,却不是简单地作为坏人来写。这些典型的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很多故事情节和细节都呈现出深层的戏剧性,如种红薯、耕田、施粥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的思想。其中,“县太爷拉犁耕田”那场戏很棒,暗指“孺子牛”。这场戏是戏剧性、幽默感和思想性的统一,是该剧的精华所在。

  那么下面我来说点建议,表演细节方面需要注意。第二场戏女主角等着蔡坤山回来,等待、交流、准备食物等细节都可以再仔细打磨,更好地诠释人物当时的心态。包括其他几处表演都可以注意一下细节。

  彰显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传承中华戏曲美学传统

  汪守德(原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

  《蔡坤山耕田》很好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特征,弘扬了民族文化精神。这个作品的语言富有地域色彩,能够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假定性是要有戏剧真实性作为支撑的。师爷、知县这两个角色,有几处言语上带着对白李花的“垂涎”,这部分看起来有些多余;师爷看到蔡坤山后背上借条,却视而不见,也有些不合理,这部分需要修改得更加合理。

  用智慧的眼睛发掘民间艺术的宝藏

  傅谨(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所长、教授):

  从人物关系和造型来说,《蔡坤山耕田》的人物故事走向是典型的民间叙事,深深渗透着民间趣味。《蔡坤山耕田》是湖南花鼓戏的一块宝,如今我们经过重新编排,将它搬上舞台,这让我们看到了花鼓戏积淀多年的深厚底蕴。

  艺术创作要达到高峰,就要站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多年来,我们在原创的路上走得有点偏,忽略了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在对传统戏曲的挖掘、整理、编排之路走得很难,和新创作剧目一样困难甚至更加困难。我们要为这些有传统底子的作品,找到更适合它们的表现方法和表现风格,这并非易事。怎样重新找回传统的演法,需要从各方面找到解决的途径。但是,我认为《蔡坤山耕田》就是一个比较好的范例。

  但同时从整个舞台风格来看,这部剧的人物设计和造型设计稍微太“洋气”了一点,这样的设计方向,令人担心的是一时的时尚感很难持久,怎样在表现时尚感背后寻找更加持久的、让观众感兴趣、喜爱的造型风格,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另外,在人物造型方面,如何处理好静态造型与动态流动性之间的关系。静态造型虽然有利于拍照,但动起来就会有一点生硬。希望能够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

  乡间喜剧要带着泥土气息

  徐涟(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

  《蔡坤山耕田》讲述了农民和皇上在田间地头巧遇,继而生发了一连串的故事。这样一场带着泥土气息的作品,如今被搬到了现代舞台上,通过灯光、舞美、音响呈现出很好的舞台效果。我认为,这部戏在表演时不用过于精致,要保留粗砺的感觉。可以多一些展现个性和自由的东西,让演员在台上有更多可以发挥的空间,这样的表演会让乡间喜剧的风格体现得更浓一些。

  如今这部戏已经演出了40多场。对演员来说,越是熟悉的戏,越要保持“生”的感觉,让观众感觉不到演员是在演写好的剧本,而是场景下自然而然的反应,拿捏好“熟”与“生”的度。

  找回舞台上鲜活的东西

  秦华生(中国艺术研究院梅兰芳纪念馆原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喜剧难写,《蔡坤山耕田》这出极具喜剧风格和喜剧色彩的地方戏创作更不易。近百年来,我们在戏剧创作上失掉了舞台上一些鲜活的东西。鲜活的东西就是有趣、好玩,让人看了很舒服,而这正是喜剧的特点。

  在人物刻画方面,蔡坤山见到老婆白李花把饭给陌生人吃的时候,喊出了“捉奸捉双”的台词。这样做是把蔡坤山这个人物写“死”了。蔡坤山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他的老婆刚认识一个衣冠楚楚的官人,他便“诬陷”老婆,观众还会觉得他是一个可爱的人吗?这是一部好戏,仍有可以提升的地方。这部戏不仅要走到田间地头,还要走进现代剧场,因此,要写得深刻一点,写得仔细一点。

  当前戏曲喜剧的代表作

  马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我们缺好的喜剧作品,能够出现《蔡坤山耕田》这样一部好的喜剧,相当难得。这部喜剧是成功的,也是成熟的,是生活本身的哲学逻辑。它的滑稽、反讽、批判和夸张,具有一定的精神高度和思想价值。

  这部戏非常生活化,真实、形象地反映了生活。台词“当官要为牛做主”是其中的点睛之笔,说明剧作家对生活的体验和情感投入相当深厚。在表演方面,每位演员都很出色,舞台风格的图案化、风格化、皮影化、剪纸化也高度简练而便于表演,但给人缺乏力量的感觉,如果多一些与泥土、人民的牵连,能更打动人。

  在剧情设计上,我想提些我个人的想法。如三百担红薯那场戏,皇帝为什么要,总得交代一句,哪怕你说谎,哪怕是玩笑的。这里面没有交代,这是个很小的技术问题,但是不交代就是一个大的漏洞。第二个就是剧中的借条,应该有三者的逻辑关系,皇帝在蔡坤山背后写借条,后面的情节围绕借条展开,结构非常精巧。但皇帝应该说明自己、蔡坤山、借条三者之间在情节上的逻辑关系。情节设计方面,越严密越好。

  对传统保持敬畏,才能创作出优质作品

  陈涌泉(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一级编剧):

  《蔡坤山耕田》这部戏好就好在创作者有三个尊重:尊重传统、尊重戏曲本体、尊重湖南花鼓戏剧种的特色。只有对传统保持着敬畏的态度,才能创作出优质作品。《蔡坤山耕田》便是在对传统戏曲本体进行了“三化”(高度的戏曲化、世俗化和游戏化)和“两性”(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性和世俗化、游戏化为基础的趣味性),所以说这个作品受观众欢迎是必然的。

  我觉得这部戏下一步应该在如何更加精致、更加雅致、更加提高品质这些方面下功夫。立意方面需要再提炼,主题要更聚焦、更凝练,避免随意性。尤其是信手拈来的闲笔,要提高准确性,增强逻辑性,追求现代性。

  在笑声中传递戏剧的价值观

  龚孝雄(上海淮剧团团长、一级编剧):

  我观看《蔡坤山耕田》最大的感受是:这是小时候听到的花鼓戏,是我心目中最纯正的花鼓戏,是没有“转基因”的花鼓戏。这是一部剧种特色浓得化不开的地方戏,味道纯正、鲜活、水灵,真正做到了守正创新。全剧有戏、有趣、有情、有悟,故事情节荒诞中透着合理,通过观剧过程中的笑声传递剧中人物的乐观精神,也启发观众进一步感悟生活。虽然这是一部传统戏,但舞台传达的观念却是现代的。如何做一个好官的主题,在全剧结尾的时候终于真真切切表达给观众。

  编剧很有智慧,剧本写得非常潇洒,虽然很多闲笔让现场效果很好,但是从聚焦主题来讲,会让主题跑偏,建议适当删改。

  人物关系的逻辑性有待加强

  熊源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一级导演):

  《蔡坤山耕田》是一部喜剧,却给人很正的感觉,角色游离于整体风格之外。我认为,剧中的角色还可以更加民间化一些。这部戏的二度创作形式感很好,但导演不仅要创造形式感,还要梳理人物的逻辑。接下来的任务,就要在保留形式感的基础上,梳理好人物、故事的逻辑关系,找到每一段戏的灵魂,并展示出来。

  花鼓戏的唱腔很好听,即便听不懂湖南话,也能很好地欣赏,但是配器没有对提升戏剧的整体效果起到作用,没有发扬花鼓戏的韵味,略显单调、不够丰满。舞美方面,灯光、服装、造型都很好,干净、简练,但缺少点睛之笔,过于平白。

  音乐个性鲜明,配器稍显平庸

  谢振强(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主任、教授):

  《蔡坤山耕田》这部戏的总体品质非常好,好听、好看、好玩,有戏、有味、有趣,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花鼓戏的音乐个性非常鲜明,音乐和唱腔非常统一,但在配器方面稍微平庸了一些,但这也有好处,不会对戏剧整体产生干扰,是一种很保险的做法。

  一部好看、好听、接地气的花鼓戏

  李东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总监、一级演员):

  看了《蔡坤山耕田》这部戏,我有三点感受:好看、好听、接地气。好看,是二度创作的舞台呈现好看,尤其是男主角身上自带的幽默感,让人感受到极强的演员魅力。好听,湖南花鼓旋律优美动听,而陕西花鼓则慷慨激昂、自由奔放。接地气,通过两个小人物完成一个故事,展现了湖南地域文化。

  至于修改意见,我认为即便是微服私访,在表现皇帝出行的时候也不可能是一个人,皇帝第一次出场时的理由就缺乏合理性,应该让这个情节处理得合理一些。

  舞美为演员提供了充分的表演空间

  王洪玲(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一级演员):

  我是演员出身,自然更多关注舞台上演员的表演。我觉得《蔡坤山耕田》的舞台所呈现的舞台美术为演员提供了很大的表演空间,我非常喜欢这样的样式。两位主要演员表演非常到位,充分利用了戏曲的特点,从他们身上能看到导演的良苦用心。根据花鼓戏又唱又跳的特点,充分利用了舞台上所有的道具,扇子、碗、椅子、绳子……几乎所有的道具无一放过,都被利用了起来,充分展现了演员多年的表演经验积累。

  但是,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必须要严谨。有的演员因穿着运动品牌的袜子而穿帮。演员该穿什么袜子、靴子,作为专业院团、专业演员是绝对不允许出现错误的。另外,女主角戴的手镯是否合理,需要导演精确把握。

  用化妆的形式强化喜剧色彩

  曹林(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蔡坤山耕田》这部戏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民间艺术形式转化为艺术创作,其中的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从剧本到舞台呈现,皇帝的形象都过于正了。既然是一部喜剧,可以做适当调整。另外,也可以在化妆方面强化一下喜剧效果。目前男主角很有特点、有喜感,但县官、师爷、皇上等角色,仍然走的传统戏曲比较正的路子。可以通过化妆的方式来强化喜剧的效果,在造型上可以再夸张一些。

  戏剧的最高段位是喜剧

  李利宏(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一级导演):

  《蔡坤山耕田》是一部富有现代感的喜剧作品。戏剧的最高段位是喜剧,喜剧最难写也最难排。但无论怎么编排,荒诞都应该有一个尺度,不能对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不管不顾,不能对塑造人物的精准性不管不顾。人物不准确,会直接影响主题和风格样式的准确性。另外,也不能对喜剧的假定性不管不顾。

  这部戏的二度创作非常优秀,表演、舞美、灯光、音乐等都极富感染力。男女主演很优秀,形象好、身段好、唱腔好,但表演给人很强的设计感。呈现出的是导演为演员设计的手段,而不是演员自身的动作,有些“两张皮”的感觉。演员需要把这些手段内化到人物性格里,将一些演绎的痕迹抹掉。

  民间喜剧的剧本未必一定要精致化

  范小宁(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主编、编审):

  由小戏改编而来的《蔡坤山耕田》具有进步性和时代化,这体现在对传统故事的处理、升华上,尤其是对人物的塑造,无论是蔡坤山、白李花,还是县太爷、皇帝,都在民间性的基础上有了前进和发展。编剧吴傲君对生活的积淀、对艺术的积淀、对花鼓戏这一剧种的认识已进入一个境界,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元素。我觉得民间喜剧的剧本创作未必一定要精致化,只要做到普遍意义上的结构流畅,不削弱戏剧性即可。

  修改打磨方面,我觉得要在一些小的细节上下功夫。如蔡坤山进了衙门去跟知县要钱的时候,刚进去时,他吓得直哆嗦,很快他又跟知县开起了玩笑,这个转变太快了。我觉得这部戏要磨的是这一类的东西,精雕细节。(光明网记者崔益明采访整理)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三餐四季》:以美食为媒,展文化之美

  • 《凡人歌》:北漂一族生活图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