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音画有内涵,民族管弦乐新演绎
——民族管弦乐《钱塘江音画》“一改”专家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
光明网讯(记者 李姝昱)“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2019年7月19日,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民族管弦乐《钱塘江音画》“一改”专家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浙江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贾秀英等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和剧目主创开诚布公、集思广益,围绕作品的主旨及表达、内容与形式、亮点和不足等,进行了充分交流、深入讨论。
钱塘音画获好评,滚动资助攀高峰
民族管弦乐《钱塘江音画》,由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的六位教师创作完成,包括《源》《云水境》《生生不已》《潮神赋》《哈头曲》《踏歌》《大潮》等七首作品。作品以钱塘江为主题,将相关的自然、人文、历史、现实等多重内涵和谐统一,将多种体裁形式、多视角音乐表达,以及现代多媒体手段融为一体。每首音乐,均沿着统一的主线延展,具有较大的向心力。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主任郭鸣在会上简要介绍了《钱塘江音画》的创作过程、演出情况,并表示:“希望各位专家不吝赐教,帮助作品继续打磨提升。”
亦诗亦画重创新,雅俗共赏勤探索
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国家一级作曲韩新安认为,钱塘江不只是自然题材,还是人文历史题材。民族管弦乐《钱塘江音画》定位恰当、视角独特,强化了可听性,以及亦诗亦画的意境和意韵。七首作品可以独立成章,但又整体布局成篇。音响布局、乐队手法、演奏方式等,有一定的创新。“看得出,主创团队从整体策划、前期采风到架构布局、创作修改等,花了很多心血。”
“一般来说,集体创作作品,风格不易统一。民族管弦乐《钱塘江音画》经过多轮打磨,成为一部体现集体智慧和水平的佳作。作品形象鲜明,充满着时代感。”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尹明五举例说,开篇作品《源》气息流畅,创作手法简约,内在和声不断变化。第三首《生生不已》富有色彩性,简约中不失动感,音型、音高比较统一。
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唐俊乔谈到,民族管弦乐《钱塘江音画》紧扣主题、一气呵成,让人身临其境,如入画中。“整部作品和谐统一,又有各自的独特性。每首音乐,旋律性都很强。三首协奏曲的编排和设计,也很精妙。选取笛子、二胡、琵琶作为协奏作品的主奏乐器,比较有代表性。”
上海民族乐团二胡独奏家、国家一级演员段皑皑表示,民族管弦乐《钱塘江音画》兼具画面感、叙事感、时代感。“作曲家们没有拘泥于原有素材,而是在吸收江南音乐精华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崭新的表达。”她举例,《云水境》气质高雅脱俗,一下子就把人带入唯美的画面中。《生生不已》这个乐章,有着强大的音乐张力,在演奏技术上也有一定的拓展。
提高音乐辨识度,增强听觉冲击力
艺无止境,真理越辩越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研讨会上,各位专家直言不讳,提出了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韩新安强调:“组曲的题材内涵和整体架构,在创作表达时应该更清晰。”例如,《哈头曲》中的劳动号子,是要反映当下的时代、体现一种奋斗精神,还是代表和象征着什么?另外,音响的平衡、声部的过渡、和声的应用、内在的张力等,还有值得推敲之处。在七首音乐的语言风格保持贯穿的情况下,应该个别区分,做到更加精细。该留白时,一定要留白。
七首音乐,怎样个别突破、整体提升?尹明五逐一进行了分析。例如,第二首《云水境》中,长气息出来时,乐队进来以后,希望笛子适当停顿,以带来听觉上的对比。第七首《大潮》形象鲜明,以钱塘江大潮为描绘对象。但从头到尾气势雄浑,怎样给人以潮水变化之感?希望作品不要处处太满,而是要积极借鉴中国书画艺术创作中的留白手法。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晓峰认为,过分重视风格统一,使得整部作品在文化内涵、内在张力、动静起伏、强弱对比等方面,稍显平淡和薄弱。每首作品内部,从和声到织体设计,也还有待斟酌。首尾两首作品较有分量,但在一些关键节点、乐段的音响处理上,希望更加厚重。“在出新的同时,如何把握每首作品,做好曲目衔接,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他建议,设计和处理更细致,以增强听觉冲击力。
唐俊乔认为,二胡协奏曲《生生不已》结尾稍显匆忙,更炫一点或许会有锦上添花之效。“踏歌源自于民间,是中国传统舞蹈。在老百姓心中,踏歌是有形象的。”在她看来,琵琶协奏曲《踏歌》的演奏,显得磅礴有余,温婉不足。此外,在《哈头曲》中,可以酌情加入真的号子,可以让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李景侠坦言,开篇作品《源》中,乐队在力度层次、音色层次、动态层次等方面推进不够。第四首《潮神赋》应当加强古朴、神秘之感。第七首《大潮》中的慢板部分,可以适当写长一些。“另外,钱塘江的形象应当贯穿作品始终。怎样让钱塘江流淌在音乐里,让听众通过声音来辨识钱塘江?这方面,还需深入思考和发掘。”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杨曦帆表示,这部作品整体较好,但还应提炼一些灵魂性、贯穿性的内容。在创作观念上,怎样理解钱塘江?这决定了创作切入点。
段皑皑则认为,第三首《生生不已》中的快板段落,乐队和独奏的关系应该处理得更合理、更巧妙。同时,在整体旋律和情绪推动上,要做到更紧凑。“在组曲结构中,给予二胡段落的篇章和时间有限。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预期的艺术享受?”她建议,通过节奏叠加、对比手法等,做好高潮段落的情绪铺垫,让作品在精彩中戛然而止,让听众感到过瘾,同时又意犹未尽。
浙江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贾秀英在发言中,对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和支持,以及与会专家务实、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表达了感谢。她坦言,民族管弦乐《钱塘江音画》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滚动资助,是对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一种莫大鼓舞和鞭策。与会专家在对作品肯定、鼓励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很好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针对性、指导性。下一步,浙江音乐学院将给予《钱塘江音画》主创团队必要的支持,指导主创团队认真研究会议内容,制定一套可行的修改方案,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力争把这部作品打造成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精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