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并不等于“为富不仁”
——在淮剧《武训先生》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徐涟(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
《武训先生》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主演梁伟平以60岁年龄在舞台上唱、念、做、打,成功地塑造出武训的舞台形象,实属不易,令人佩服。
这个戏非常有意思,引发了我很多思考。剧中武训的逻辑是“因为不识字所以就受人欺负,所以要兴办义学、普及教育。”但是这个逻辑有些漏洞,武训受欺负是因为其不识字,但是欺负他的是会识字的富人们。也就是说,不识字的受了识字的欺骗,所以识字本身并不是武训受欺骗的根本原因。正因如此,《武训传》在五十年代受到批判,认为其思想不觉悟。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重新在舞台上演绎武训,如何来理解武训,如何体现这个戏、这个人物的当代性?百年来,中国教育得到极大普及,单纯识字并不是最大的困难与障碍。当下,我们的问题并不在于教育不受重视,单纯会识字、有知识、有技术,却培养出不少“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教育的偏差在于仅仅掌握了技术技能却没有培养出有道德有品性的现代公民,无法解决人性善恶的根本问题,社会上的很多道德乱象,例如教授变身“叫兽”,并不是由于知识的匮乏所引起。这才是当下最尖锐的矛盾。
因此剧中有两个逻辑关系没有理清:第一,知识并不等同于文化,有知识只是代表你会识文断字,但并不代表这个人有道德、有素养、有文化。第二,富人并不等于“为富不仁”,文人也不全是道德堕落,仇富、仇官是当下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将这两条思路捋顺了才能把武训的当代意义挖掘出来。
事实上,在剧中已有很好的铺垫,如果能够加强这条线索,就能增强“武训先生”在当代的意义。比如《三字经》的出现,开蒙识字是《千字文》,《三字经》对中国人来说,其意义恰恰是在“人伦道德”上,他教的是儒家一整套做人的道理和行为规范。所以《三字经》在剧中的意义十分重大。还有武训终生不踏入义学这个情节设计,恰恰证明了其骨子里坚守的儒家精神,即自律、利他。这条线索本可以更好地诠释主题,但现有的唱段、唱词里并没有提炼出这样的精神内涵,而这些精神内涵才是在我们今天讨论武训的意义。
了证这个角色设置的非常好,让观众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深入思考,武训的行为是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方式?但了证的形象设计得过于积极进取,没有把佛教中一切皆空的佛教思想演绎出来。
《武训先生》总体上来说表现得可圈可点,但对于知识与文化、富人与“为富不仁”的关系还应做进一步梳理,同时对人物关系进行一些调整。另外,对于人物分寸的把握还有待商榷,例如武训应该被塑造得更木纳、愚钝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