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腔先行,这是不能破的规矩
——在评剧《孝庄长歌》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谢振强(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教授、主任):
我简单谈点音乐方面的问题。这个剧的唱腔不同于京派的评剧,有比较明显的东北评剧的味道,尤其个别地方的耍腔。整体传统而不陈旧,新而不怪。但是,音乐和唱腔两者的语言不够统一。
谈到蒙古音乐的应用,我觉得这个题材决定了:民族的语言要有,同时,戏曲化方面,唱腔和音乐的结合也要明显、明确。因为我们经常会谈到一个剧目的音乐是不是合适,是不是成功,可能都涉及到音乐与剧种唱腔是否有机结合。现在的唱腔和音乐不能形成对接,“两张皮”比较明显。音乐和戏剧情节、内容、人物、剧种唱腔的关系问题,都是需要再加强的地方。
从配器来说,这个剧目采用了大型管弦乐队,大概四五十人现场伴奏,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说明对现在音乐表现力的追求,对听觉艺术的审美方面都在进步。但用这么大的一个交响乐队介入伴奏,交响特性发挥如何?这个问题,样板戏已经做了很多成功的探索,但是这些经验在《孝庄长歌》中体现不明显,尤其是“留白”不够,主奏乐器一直从头到尾都在响,配器也比较满,缺少对比,显得臃肿和单调。
第三个就是音响问题,音响比例不合适会严重影响整个艺术呈现,影响演员和乐队的情绪表达,现在乐队和演员的这个比例,显得演员的声音稍弱一些。另外主奏乐器和辅奏乐器的音量比例也不够协调。比如说,板胡和演员发出来的声音有特定混合音色,如果把板胡音响减弱,特色就没有了,共鸣就消失了。这类问题容易被忽略,但是挺致命的,需要特别重视。
归根结底,主演和主奏乐器是这个剧种的魂,别把魂丢了。任何剧种脱离唱腔主体,都不能够成为这个剧种。唱腔的位置不能够得到应有的肯定和重视,那必然有损剧种的自信度和认可度。所以我觉得,无论如何,唱腔设计或者是唱腔作曲一定要列在前面,这是不能破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