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训“吃亏”的根源不在于“不识字”
——在淮剧《武训先生》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陈鹏(山东省文化厅原副厅长):
《武训先生》是艺术品相极好、艺术品质极高、艺术感染力极强、艺术有机性极佳的一部作品,好作品的艺术生命力是会发光的。
今天我不想说溢美之词,只想从“但是”以后说起。
第一点,关于思想题旨。对中国来说育人是永恒的主题,历朝历代都不会把这个主题忘掉,所以《武训先生》的立意很好。但是这个作品还可以将这一主题发挥得更具体一点。对于武训而言,他最大的吃亏不在于“不识字”,是在于人性的恶。武训苦难的来源并不在于知识的匮乏,而是道德的缺失。所以应该在剧中将育人、社会风气转变、对理想的培养、对慈悲之心、担当之心、公德之心的培养这几点有所延伸和转化,这样全剧的思想题旨会更厚。现在更呼唤人性教育,《武训先生》应该往道德教育、人性教育这方面延伸。回归到剧中,武训在接触了证后应该有一个转变,他应该认识到自己“吃亏”的根源不在于“不识字”,所以办学要办有文化、有道德的教育,目的是让大家学做好人、让社会充满好人。人会变坏就是因为缺少教育,这与贯穿全剧始终的《三字经》十分吻合——《三字经》告诉我们,人性之恶来源于教育的缺失。
第二点,与当代社会联系太少。现在的剧情设计看起来像武训和张老辫之间的私人恩怨。建议将第二场的梦境与现实进行结合,将现实中衙役官官相护,唯利是图与梦境中阎王、小鬼、黑白无常融为一体,以加强剧本的社会性。
第三点,张老辫具体的动机不够清晰。在人物角色塑造上进行阶级定论是可以的,但是在艺术作品中剥削阶级与受剥削阶级的体验一定有着千丝万缕生活轨迹。
第四点,剧中对于钱的处理欠妥。他在庙中数钱时展现出一种“我就是钱、钱就是梨花”的感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愿意把钱说的很高尚,尤其不愿意将钱和美好的情感放在一起。建议将戏中的钱赋予亲情或事业的元素,或理想目标。中国羞于谈钱,武训属于山东人,从孔孟、儒家来说,这里的“钱”让人很不舒服,如果可以将其进行有效转化,会有益于剧情的表达。
第五点,乞讨行为与社会普遍人性之间的关系处理。这里有一个关于乞讨的悖论:武训所有的功绩都是建立在别人对他的虐待取笑而获得的,也就代表他的功绩越多,曾经虐待他的人也就越多,这就代表整个社会人性的沦丧。武训年事已高时,百姓纷纷以自愿捐钱开取代拳打脚踢,人们对他的态度也从虐待转为尊敬。这时产生的影响力比办学要好一千倍——因为他开始引导人性转善。乞讨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如果不做妥善处理,剧中的武训被描写得越伟大,就越会彰显社会的残酷。其实不用大改,就在后面添加一处百姓对他鞠躬、放钱的动作就可以。一定要有这个动作,否则全剧的高度达不到标准,武训的思想光辉和引导力也到不到理想效果,这样修改将赋予这部剧更高的社会价值。
还有一处细节有待斟酌:梨花与武训一年未见,唱词中写道“一年不见胡子长了”,但武训的胡子并没有长,这里可否做出合情合理的修改。
作为观众,我非常看好这个戏,由衷希望《武训先生》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