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民族音乐作品更上一层楼
——民族管弦乐组曲《山西印象》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8年7月5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民族管弦乐组曲《山西印象》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研讨会上,专家组成员不吝赞美,专业、细致地总结了《山西印象》的优点、亮点。同时,为了将这个作品打造成精品剧目,也对作品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直言不讳、大方谏言,就如何进一步打磨提升展开了交流和探讨。
潜心积淀打造山西名片
山西省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造就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它不仅是民歌的海洋也是戏曲的摇篮。“我们就是将原汁原味、具有浓烈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素材,进行艺术化、现代化、专业化的提升和创作,将《山西印象》打造成一部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原创艺术作品。”《山西印象》作曲王丹红介绍,该作品创作于2015年,当时整个乐团只有20多人,却幸运地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为了更好地进行创作,她专门去山西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风,带回了丰富的资料,又对作品进行了二次创作。“经过三年的积淀,《山西印象》走遍了全国。可以说,是《山西印象》带着整个乐团腾飞了。”
民族管弦乐奏响“民族风”
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十分重视民族化,如何更好地呈现本民族的文化,形成独有的艺术表演风格,研讨会现场众多专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我把这台音乐会称之为‘三好’音乐会——写得好,(指)挥得好,演得好。它好听、亲切、朴实,写出了山西的风韵,是我们自己民族的声音,实在是太宝贵了。”专家研讨会上,中央芭蕾舞团一级指挥卞祖善给予作品这样的评价。但就乐曲的调式变化及和声运用,他建议在不离开晋韵的前提下要进一步丰富。
陕西省歌舞剧院院长张效敏认为,《山西印象》立足本土,深挖地域文化,以地方音色为创作点,融入了丰富的当代表达,创作出了有时代感又接地气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不单单是一种地域文化的标志,更是中国精神、文化自信的体现。“目前的作品还缺乏生命的张力,应多用山西本土的音乐进行生命意义的探求。”张效敏建议可以融入一些中国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的内容进行表达。
“管弦乐要更多地追求旋律的韵味,让音乐的气势延展到更深、更广的维度。”中央歌剧院音乐评论家景作人以东西方绘画做对比,建议将民族文化特点发挥到极致,来体现中国管弦乐的特色。另外,他还建议让作品的独奏部分也尽量融合到乐队当中,通过一进一出、时隐时现来增强作品的灵动性。
“一提到民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老一套,因为传统的东西太多了,我们需要拿出一些新的东西。”原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艺术指导臧云飞表示,《山西印象》是一个全新的作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民乐独奏部分引人入胜,但由于民族乐器通常有着十分鲜明的特色,当和交响乐相融合时,让人听起来成分偏多,容易感觉到累,建议大齐奏的地方可以再精简一些。
晋风晋韵锻造艺术精品
听晋腔、品晋韵、睹晋艺、思晋史——民族管弦乐组曲《山西印象》试图以多角度、立体化方式呈现山西文化,让观众在看山西、听山西中,进而品山西、爱山西。那么,何为山西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如何将特色最大化地展现出来?围绕相关话题,现场专家进行了论证和探讨。
在北京交响乐团首席指挥谭利华看来,民间吹打类乐器诸如小锣、云锣等乐器的使用,是山西省的一大特色,这一特点甚至可以代表中国走向世界。“民乐演奏乐器越多越乱,一定要注意扬长避短,尽量发挥每件乐器的特色,让音色听起来更精巧。”另外,他认为,山西口音是极具标志性的符号,能够凸显出当地的文化底蕴,建议作品中多加利用。
此外,湖南省文联副主席黎晓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吴玉霞、陕西省歌舞剧院一级指挥冯学忠等专家表示,《山西印象》作为整个作品的标题,缺乏创新性、辨识度不够。专家们建议增强标题的文学意味,从文学的、晋风晋韵的角度确定一个更贴切、更有内涵的标题,这样也利于作品跳出小我的框架,打造真正属于整个民族音乐界的优秀作品。
在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建议之后,山西省文化厅副巡视员陈燕萍表示,将对专家们会上提供的真知灼见进行梳理、总结,使这部作品真正表现出山西的特色、民族的特色。山西省文化厅将会继续督促剧目的进一步打磨、提升,推动《山西印象》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责编:刘冰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