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优化改进,打造戏剧精品
——豫剧《秦豫情》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光明网讯(记者 崔益明)2018年7月18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豫剧《秦豫情》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艺术基金专家组对豫剧《秦豫情》进行解剖式的“问诊”、“把脉”,围绕该剧的内容与形式、亮点与不足等,就如何进一步打磨提升展开了热烈交流和深入探讨。
豫剧《秦豫情》由西安市豫剧团创作,围绕女主人公小勤的近十年悲欢命运讲述了1942年河南饥荒300万河南人西出潼关大迁徙,一担两筐逃荒到陕西艰苦创业,最终落地生根的故事。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苦、自强不息、勇于担当、乐观进取的“扁担精神”,也体现了中华大家庭相互包容、风雨同担、和谐共生的凝聚力。据西安市豫剧团团长赵鹏介绍,该剧一直处在边演边改的状态中。自2016年4月公演以来,演出场次达百余场,观众达21万余人次。
斟酌文本,出谋划策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肯定了豫剧《秦豫情》题材新颖、立意高远、构思巧妙、思考深刻,可谓有底蕴、有亮点、有精气神。本着“聚焦于改、以改为主”的工作重心和“两改两演”的工作思路,专家组对《秦豫情》进行“集中会诊”,就如何对该剧剧本、音乐、舞美、演员表演等进行全方位修改打磨献计献策。
空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编导室主任、一级编剧王俭认为,男女主人公成长变化的精神轨迹,需要表现得再清晰一些,特别是在变化、转折的节点上,需要把人物精神爬坡的台阶再打得扎实一些。比如女主角从一个懵懂少女成长为一个伟大女性,在表现她的成长路径时,一些关键节点的叙述应更充分一些。另外,小勤与张大的情感线也缺乏水到渠成的铺垫,略有快速推进和跳跃之感。两人从肇事者与追查者、欠债与债主到相互吸引、擦出火花、结婚生子,在情感推进上还需更多铺垫。
“矛盾冲突是一部戏剧的核心。”《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认为《秦豫情》这部戏的矛盾冲突有些过于简单,剧情发展鲜有波折。 “作为观众,我希望看到小勤如何依靠自己的本事融入陕西的生活,但这在剧中并没有过多呈现,反而是小勤与张母之间的纠缠占了大量的篇幅。如果能加入男女主人公之间观念的冲突,以及外部力量对他们的冲击,会显得更有戏剧张力,剧情会更加丰满、立体。”
剖析细节,提出建议
中国戏曲往往追求写意,属于写意化艺术。专家们围绕剧中小勤难产的情节,展开了激烈讨论。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刘侗指出,“这是最让我感到纠结的一场戏。小勤的表演非常精彩,唯独这场戏不好。用一束光营造出产床的环境,像照片一样贴在舞台上,诺大的戏曲舞台上放一张真实的床,不是戏曲的表现方式。”
山东省文化厅原副厅长陈鹏认为,生孩子的情节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层次、形式不清晰;二是形象提炼不够。对于形象的提炼,孕妇从躺着到站起来,是可取的,但是站起来之后便固定在一个地方,这是不行的。对此,陈鹏提出了改进设想,他建议,要让孕妇从躺着到站起来,再从站起来到转起来。至于如何转起来,则需要从舞美上下功夫:可以使用旋转的舞台,甚至可以使用转动的小平台与转动的大平台结合,演员可以在小平台上做动作,既增加了动感,又丰富了形象。
提升表演,优化舞台
玉溪滇剧院院长一级演员冯咏梅从表演出发提出建议,“希望通过舞台实践,找到戏曲化与形式化相平衡的表演。现代戏很难,它的身段和表演主要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新的程式化表演,并由此构建新的表演艺术体系。将这个体系做好了,就是这部戏的价值所在。”《剧本》杂志社主编范小宁认为,在舞台呈现上,导演为了突出人物造型的雕塑感,忽视了人物造型的美感,因此在人物造型上,仍然需要再多琢磨。
《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刘玉琴指出,夸张的、程式化的肢体动作是本剧的标志性特点,但也需要把握好度,有时可以向生活化贴近一点,这不仅更具有现代戏曲的特点,也让观众能更加顺利地进入剧情。比如,小勤的动作幅度可以适当减小;张大的娘和堂兄表弟的出场,从服装到动作都过于脸谱化,缺乏美感。如何艺术地呈现人物内心更深层次的情感,还需要挖掘。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曹林观察到舞美的材料偏软,甚至会因演员走动而晃动。“即便是贫民窟,墙也是砖砌的,建议将舞美材料更换、加强。”济南市京剧院院长于鹤咏认为,该剧的舞台不应只停留在环境氛围的营造上,应当深入表演,融入河南人的“扁担精神”以及陕西人的包容等元素,用无声的语言让戏曲具有时代特征。
音乐是魂,有待提升
音乐方面,北京演艺集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一级作曲王亚勋认为,在表现男女主角时缺乏有代表性的乐器。此剧表达男女间情感,既不应该选用太高昂的音乐,也不适合使用西乐,因此作曲者需为情感主题旋律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为音乐加入更丰富的色彩。另外,他还建议使用现场乐队演奏,以增强现场感。湖北省演艺集团一级作曲李道国认为该剧的音乐“情可以,美不足”,曲子写得比较高亢、粗犷、豪放,表现出了情感,却缺乏美感。李道国指出,音乐的整体呈现比较完整,但是唱段太多。伴唱也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方面,有些伴唱很累赘;另一方面,伴唱的节奏和情绪有待商榷,美声伴唱的出现和本戏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希望作曲家能够静下心来跟导演、编剧商量,好好研究。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樑对该剧中河南梆子戏的缺席表示遗憾,“常言道:十个河南人九个会梆子。河南人日常喜欢哼唱一两句梆子,而身处外地的他们也正是靠梆子来维系乡情。《秦豫情》非常适合将河南梆子的元素融入到剧中,这应该成为戏中戏最专业、最深刻、最真实的呈现。”《中国戏剧》杂志社原主编赓续华提出,豫剧往往好听但不够讲究表演,然而《秦豫情》在表演上则较为突出,“这要保持下去,同时还需要在唱上多下功夫。”
唱词方面,原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汪守德认为,目前的唱词过于口语化,大段唱词都是在叙述情节,而人物抒情方面具有生活诗意的唱段则太少。他建议,即便是描绘生活叙事,也应该寻找来自生活的诗意,仍需在词句上加以推敲,增加剧目整体的艺术性和提高作品品质。
《秦豫情》主创团队在听取了国家艺术基金专家组意见之后表示,他们将谦虚、耐心地学习,认真消化吸收专家们的意见与建议,尽快拿出可行的修改方案,努力把豫剧《秦豫情》打磨得更好,不辜负大家的关怀与期望。(崔益明)
[责编:刘冰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