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不能简单化历史,更不能简单化历史人物
——在京剧《赵武灵王》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范小宁(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主编):
谈这出戏之前,首先说这样几个前提:一、福建京剧院是一个省级地方剧团,从人员编制上来说规模不大;二、它生存在一个大部分观众讲闽南话的地区,很难像闽剧等福建地方剧种一样普及;三、京剧是国剧,大的剧院团有中国京剧院等直属院团,北方各省也不乏有名角的剧院团,在这样一个高手林立的环境中,福建京剧院的排序是排不到前面的。但今天看了这样一台戏,很为他们高兴,有这么好的青年演员,他们是剧院的希望。
从二度创作上来说,这出戏的舞台呈现比较完整,我认为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剧本。剧本创作方面应该说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编剧郑怀兴老师是戏剧文学大家,曾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戏剧作品,一向出手不凡,作品基本都在水准线以上。他选择了这样一段历史、选择了赵武灵王这一人物,那一定是他对这段历史、对这一人物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及感悟。他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赵武灵王是战国中后期赵国的君王,是一位非常有头脑、有政治主张的改革家,同时又是那个时代的英豪、霸主,现在看《赵武灵王》,对这段历史和这一人物有些简单化了。
比如,胡服骑射是赵雍实施的一项政令,特别是在军事方面,对军事装备及作战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用以强化赵国军队的战斗力,赵国的强盛跟这一系列政令的实施有直接关系。而现在戏中对胡服骑射最为强调的是胡服,重点表现胡服骑射的事件是赵武灵王的叔父赵成进宫的时候穿的是宽袖,而不是胡服。但穿胡服只是这一政策中比较表象的一方面,戏中一再强调了穿胡服,又没有对胡服骑射做更全面的、更戏剧性的展现,让人感觉胡服骑射似乎只是服装上的改革,这就将一系列的政令、改革措施简单化了。
再者是沙丘宫变。我们一向说历史剧的创作,讲究的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史料记载,吴娃死后赵雍十分伤心,于是立吴娃之子赵何为太子。赵雍传位给赵何,是经过思考的,而不是一时冲动。他传位给太子时自称王父,不是退位当太上皇,而是凌驾于王之上的王父,他并非把权力让出来,也不是要将王权真正地交给赵何,实质是自己和儿子都做王,但这却引起了赵国的内乱,也导致了赵武灵王的悲剧结局。历史事件的发生是有因果关系的,也是符合情理的,但现在戏中的情节却不是太顺,也存在不尽合理的地方。
太子赵何这一人物的塑造感觉也比较简单。戏中赵何即位和沙丘宫变两段戏在时间上衔接得比较紧,赵雍被困在沙丘行宫中三个月,直至饿死,赵何的心理活动和表现不够清晰。他是软弱不敢站出来说话?还是有什么原因致使他眼看着父亲饿死在沙丘宫中?这些都不是很清楚。但史料记载,赵何即位与沙丘宫变之间是有一个时间间隔的,在这期间他在肥义的辅佐下逐渐成长起来,他又是一个天赋聪慧的人,到沙丘宫变之前,赵何已经有了一定的政治主张;此时赵雍要分权给赵章,这一对父子关系就开始变化了,有了对手的意味,这才可能有沙丘宫变的发生,赵雍被活活饿死也才成为可能,现在这出戏的情节无法推动到将赵雍饿死的份上。实际上,赵雍被困在沙丘行宫中三个多月,直至饿死,赵何的不闻不问已经是一种态度了。直到赵雍被饿死,赵何才痛哭一场,命令厚葬,全国举哀。但这段历史在戏中被简单化了,赵何的态度是比较模糊的,人物的内心活动及状态基本是缺失的。要表现赵武灵王这样一位英豪,表现他英雄一世却落得如此悲剧性的结局,现在这样的结尾显然缺乏戏剧张力,亦有针线编织得不够严密之处。
另外,吴娃这一人物性格的塑造也显得比较一般化,少了些光彩。但无论如何,这段历史是极富戏剧性的,赵武灵王这一人物是极富戏剧性的,相信经过进一步打磨,会有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