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炉》中还需要更强的时代压抑感
——在话剧《开炉》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汪守德(原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
这部戏是一个地域性的题材,又以民间性视角和开拓性姿态来构造,令人看得津津有味。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创作这部戏的意义在哪里?这是很值得沉思的。从中华民族曾经走过的历史来看,我们有很多创作已经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开掘和表现,但还有不少内容仍然没有覆盖到。那些我们没有观照到的、今天依旧具有意义和价值的题材,需要对其进行关注和开拓,使之产生出新的更具思想和艺术质量的作品。
话剧《开炉》体现了创作者深厚的爱国情结和精湛的艺术思维,二者构成了这部戏的整体艺术风貌。总体感觉剧作饱满、扎实,无论是戏剧结构还是人物塑造,都有其独到之处,很多地方值得细细欣赏和品味。这部戏给我的强烈感觉是:历史有时候是可以翻过去的,或者说是可以不去想它的;但从本质上说,历史就原封不动地停留在那里,永远没有翻过去,时刻在提醒、刺痛着我们。我们可以时时回望历史,从过往的历史中重新审视和寻找我们民族曾经走过的路,这条路可能是苦难的,也可能是辉煌的,而以戏剧的方式审视和寻找它,其意义非同小可。
对这部戏,我有这样几点看法:
第一,我体会到了这部戏所体现出的双重压抑。第一重压抑来自那个时代,日寇在东北盘踞了十四年之久,这是最重要的时代背景;第二重压抑来自人物情感,即赵铁锤、冯淑玉、罗铁杠之间的婚姻错位,给人物心理造成了情感纠葛和困顿,也是戏剧的基本矛盾。我认为,情感造成的人物心灵的压抑在戏中表现得比较充分,但时代的压抑感,即日寇凶狠残暴的统治给戏中人物造成的压抑感,表现得不太够。
虽然以日本商人何会长为代表的日寇侵华势力在戏中有了一定的体现,但是从赵铁锤、陈铁墩、冯淑玉他们身上的铮铮铁骨之感来看,我觉得这种表现不是特别准确。因为在那样黑暗统治的笼罩之下,像是随时有一把刀悬在头顶,主人公说话办事不可能那么高调,有强烈的压迫感和压抑感才符合历史事实。这种压抑感越强烈,人物的悲剧感才会越明显,最后的爆发才会更有力量。如果从一开始,人物就体现出强烈的反抗意识,且总能达到目的,最后爆发的力量感就会显得薄弱。
第二,是戏剧的走向问题。戏中人物的情感戏写得比较充分,但是给日军打马蹄铁这一重要线索,交待得不是很清晰,最后收得匆忙。本应该浓墨重彩进行表现的地方,一下解决了,让人有些意犹未尽。在我看来,这部戏有两条线索是极其重要的:一是三个人的情感纠葛,这关系到人物的情感归属;二是打马蹄铁这一核心事件,这关系到义和盛铁匠铺的生死存亡。他们从开始时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到答应日本人的逼迫,再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后通过炸火车来实现目的,整个过程应该说是相当具有戏剧性的。但我觉得第二条线索写得不够清晰、充分,略显遗憾。
第三,舞台上的铁炉应该是个很好的设计,但后来播放了一些LED视频资料,令人感到比较突然,因为前面的大部分场次中并没有使用这种手段,产生了一定的随意性。怎么把铁炉的设计使用得更充分、使之自始至终地贯穿下来,我以为值得再研究。
此外,在台词上也有一些小问题,显得不够严谨。比如,冯淑玉说“铁匠之后,一锤定音”,“一锤定音”一般是指打鼓而不是打铁;再如,还有这样的台词“战时从军,和时从民”,“从民”好像说不太通,“战时从军,和时为民”,可能比较恰当一点。这些还需要再推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