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题材的《开炉》还需要突出独特性
——在话剧《开炉》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王俭(原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编导室主任,一级编剧):
话剧《开炉》引发我思考:对抗战题材的开掘如何能更加鲜明地突出独特性?例如,辽宁人艺要推出抗战话剧三部曲,都是孙浩老师一人创作,如何能有所超越?这是一个共同的难题,对每个创作者、每个剧院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这部剧努力攻克的方向。
曾经在看到《祖传秘方》时,我为之叫好,觉得它以其独特性在众多抗战题材中脱颖而出。当看到《开炉》,我又捏把汗,如何有所超越?一是剧作者超越自己,二是剧院超越本身已达到一定高度的同一题材剧目。在这方面,我很欣赏该剧主创人员的追求,对老题材开拓新视角,同样又选择了没有硝烟的战场,表现最底层普通人的心灵抗战。而更重要的是,揭示剧中人与自身灵魂中的敌人的抗战,这一点是它的独到之处。“火一直没有熄”的寓意和“开炉”的象征性,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能够开掘的意义,更多地揭示了人的心灵搏斗和自我救赎。另外,浓郁的地域性和语言的特色,还有东北民间艺术形式的融入,也使得这部剧具有鲜明的个性。
但是,仅有这些还不足,还需要更多地突出独特性。因为这些个性在别的抗战戏中也能找到类似的影子,那么,哪里还不够独特?
一,主干情感线的设置。亡夫突然死而复生,带来了三角关系的变化,这样的情节设置似曾相见,能不能再绝一点、再妙一点、再巧一点?剧中,冯淑玉和赵铁锤被何会长叫到茶园,两人当众相见,震惊、愤怒、无法接受。作为一个观者,我不太容易接受这种情节设计,感觉很愣、很硬、不舒服,生造的痕迹较重,还需考虑如何避开同质化的感觉。
二,这部戏的编、导、演,都有些用力过猛。“封炉”的设定有它的寓意,已经被捕捉到了:在当时被日寇占领的高压下,中国老百姓大多数人心中的怒火只能像铁炉一样被封着,不能轻易地喷薄而出。剧中台词还说,五年间火都没熄过,一直在烧,并且不断地往里添柴。但一些剧情呈现出来的状态跟“封炉”的寓意又有些跑偏。除了二孩和老三外,其他人的状态更像“开炉”,是“怒火熊熊”“火焰喷射”的感觉,让人感到“火力”过猛了。与“封炉”的寓意更贴切的,应该是心灵煎熬和精神折磨,可以把这种痛楚挖得再深一点,一点一点地累积,直到最后开炉的一刻喷发。在伪满洲国的背景下,普通人的抗战该怎么表现,该剧在这方面的独特性还有些欠缺。
三,几个人物形象还需要更独特一些。冯淑玉和柳枝两个女性角色都是那么刚烈,尤其柳枝为了让心爱的人喜欢她还特意模仿淑玉,更增加了相似度;老大铁锤和老二铁墩也有些重复,两人一块想主意、一块干,对老三铁杠的态度也一样;冯二孩和罗铁杠两人都有些懦弱,也有些相似。好在冯二孩这一人物设置得相当好,形象塑造很独特,但还没有发挥到极致。他应该是把生活当作舞台,用耍嘴皮子来应对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屈辱、压抑和生死威胁,以这种方式显示他更鲜明的个性。这些方面应该多加体现,而不是在舞台上表演一个完整的相声段子,还表演了两次,这种形式就不够绝。全戏就这么几个人物,虽然很精炼,但每个人还需要区别开来,让人物性格更加鲜明。
关于老三铁杠这一人物的形象定位也很重要。剧作者意在揭示铁杠由懦夫变成斗士的心路历程,用意很好,但对其演变路径表现得不清晰。他只是软弱、忍辱、苟且偷生,还是真的变节、背叛,成了帮凶?这个一定要明确。并且,也要再挖掘铁杠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二孩有一段自述交代了自己为什么没打铁而去说相声,为什么变得忍气吞声。但剧中对铁杠这个人物没有刨根溯源,同是一个师父带出来的三个徒弟,为什么铁杠这么怂?还需要交待清楚,补充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