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何完成对高度的攀登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如何完成对高度的攀登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8-07-13 17:4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如何完成对高度的攀登

——在音乐剧《国之当歌》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如何完成对高度的攀登

  王俭(空政文工团编导室主任):

  音乐剧《国之当歌》主创团队勇于挑战自我、力求攀登艺术高峰的胆识和能力,令人敬佩。七年间,作品不断修改打磨,每一版都有明显的长进。个人认为,该剧在以下几组关系的把握和处理上,做了许多的努力,下了很大的功夫,有了较好的成效。当然,也还有提升的空间。

  第一,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该剧将人物命运与时代风云相结合,人物命运的小舟随着时代大潮的起伏而跌宕。无论是主人公聂耳,还是剧中其他人物,都被卷入了时代大潮的漩涡中。时代风云的变幻,不断投射在人物命运的轨迹中,引人入胜。不足之处在于,频繁、琐碎地用视频和字幕来交代时代背景,削弱了观众的代入感。事实上,观众是靠舞台上的悲欢离合、情感宣泄来感受时代氛围的,而非通过看视频、读字幕来了解。

  第二,史实与虚构的关系。该剧以史料为坚实的基础,构建了艺术的大厦,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拓展了艺术空间。在这个前提下,还要做到尊重历史。虽然难度较大,但该剧的探索和超越值得肯定。接下来,希望在虚构部分加大力度,因为史料毕竟是有局限、有束缚的。既然已经构建了一个艺术想象的空间,就要在这个空间里把文章做足,让艺术性发挥得更充分。

  第三,原作与新创的关系。二者如何做到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目前看来,融合度比较高。但是,音乐衔接怎样更有妥贴感?个别地方还有点跳,没有达到行云流水、天衣无缝。

  第四,戏剧与音乐的关系。尽管戏剧构架是编年体、单元式的,但有贯穿始终的人物;虽然没有一个贯穿的主体事件,但每个版块都有相对集中的矛盾,戏剧的音乐性也得以充分体现。希望聂耳在每个关键环节都能作为戏剧的核心人物,尽可能地卷到戏剧的漩涡中心去,而不是只作为观察者、体验者。

  第五,主旋与副调的关系。该剧的主旋律慷慨激昂,是红旗的高擎,是热血的沸腾,是正义的呐喊,同时也加入了一些市井元素,增加了群像的立体感,以及音乐的丰富性、色彩的多样化。但是,如果过于留恋和铺张上海滩风情,便容易干扰主旋律的贯穿。

  第六,所见与所思的关系。上半部分,主要是聂耳对社会生活的体察,是创作素材的积累。这是思想认识的基础,不可或缺。但敌人的残暴、社会的黑暗、民生的苦难等,究竟引发了聂耳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希望调整所见与所思的比重,让所见不断触动所思,而非所见多于所思。

  第七,高度与深度的关系。在音乐剧《国之当歌》中,主创团队牢牢把握住了聂耳的思想认识、艺术成就从起点到制高点的路线图。那么,在短短两个小时的舞台时间内,如何完成一场高度的攀登?目前,一些地方显得有点匆忙、粗浅,仍有简单化的人物传记的痕迹。尤其是后面,鼓动式、呼号式的内容偏多,而对聂耳的切身感受表现得不够。这就导致了全剧深度的不足。只有把每个台阶都做扎实了,最后的高度才会令人信服,令人在景仰的同时感到亲切。

  希望《国之当歌》不仅展现聂耳的创作过程,更要揭示他的心路历程。这五年里,他到底经受了怎样的心灵撞击,获得了怎样的精神洗礼、情感升华?帮码头工人扛包,帮报童讨回公道,看到军队失守,聂耳内心是怎样想的,是如何燃烧的?从一簇小火苗变成熊熊烈火,这个过程要表现出来。有了深度,人物形象就会更加饱满。如果在这点上进一步挖掘,该剧将会更有思想高度、艺术品格,同时也会强化戏剧和音乐的张力。

  第八,聂耳与小莉的关系。小莉这个虚构人物设置得不错,使得音乐剧有了女主角。但前半部分的情感力度偏弱,希望加重这条感情线,后面的生离死别才能催人泪下。而且,二人的爱情唱词显得虚了、飘了、空泛了,缺乏情感积累和鲜明个性,因而不够动人。

  第九,聂耳与田汉的关系。他们二人的合作千载难逢,是心灵的交融、灵魂的契合。对于聂耳来说,田汉是精神导师,是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剧中,每当聂耳有困惑,田汉要及时给予解答。田汉如何点燃了聂耳思想的火焰,开掘了他无限的音乐才华,有待充分表现。

  第十,歌唱与舞蹈的关系。剧中,二者的结合比较到位。但是,作为音乐剧,歌者应能舞,舞者应能歌,该剧在这方面比较薄弱。音乐剧有自己的特质和基本底线,也有拓展的空间和尝试的必要。

  简言之,音乐剧《国之当歌》的长度和厚度够了,深度和浓度还要加强,这样才能进入更高的艺术层面,使得最后的高潮来得水到渠成、厚积薄发。希望作品改得更好、走得更远,成为一部当之无愧的艺术精品!

  (光明网记者李姝昱采访整理)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许进安:写在《百年巨匠·冯友兰》播出之际

  • 音乐剧《大钊先生》:现代审美下的英雄塑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