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寓意与具象表达之间还有距离
——在舞剧《长征·九死一生》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徐丽桥(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美国著名作家、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序言中写道:“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人类1000年》一书,由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出版发行,记载了公元1000年—2000年之间,影响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100位人物和100个事件。其中,中国有3个事件入选,包括火药武器的发明、成吉思汗蒙古帝国崛起以及长征。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了一大批长征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例如,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历史话剧《万水千山》、雕塑《艰苦岁月》、小说《七根火柴》《三人行》《赶队》等。长征精神是民族精神,是人类精神的升华。今天,年轻一代应该怎样看待长征?我们的文艺作品,如何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把长征故事清晰、深刻地讲出来?
舞剧《长征•九死一生》由悠然雨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演出。一家民营院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选择这样一个重大题材,体现了巨大的勇气和可贵的历史使命感,必定也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值得鼓励和赞赏。全剧文本结构简约、清晰,开头、结尾更是可圈可点。第一个镜头中,灯光打出来的形状,好似当代人的一只眼。以当代人的视角,穿过历史的隧道,来看待当年的长征,感受红军战士们的灵魂和精神。这种艺术欣赏,带有强烈的个性。
亮点显而易见。但俗话说,艺无止境。作为一部艺术作品,舞剧《长征•九死一生》也并非尽善尽美。有了框架,还缺骨血,缺乏撞击人心的细节。抽象寓意与具象表达之间,还有距离。例如,每个舞段的讲述,不是很清晰。若无文字提示,可能不太好理解。舞段的准确性和个性,尚显不足。舞蹈的肢体语言,还要进一步打磨。人物情感,用肢体语言来进行准确表达,才能显示出现代舞的强大张力和表现力。现代舞的动作,怎么捕捉到人物内心最准确的情感?剧中,在沼泽、雪山等地,红军战士们筋疲力尽,依然情绪高昂。肢体语言的强度力度,仍很激烈饱满。这是否符合事实?音乐方面,“动静”大于“动情”。诸如此类,有待斟酌和改善。
舞剧《长征•九死一生》承载着观众的厚望。希望主创团队拿出“九死一生”的长征精神,认真打磨修改,把作品打造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