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满足于小打小闹、小修小补
——在舞剧《长征·九死一生》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卞祖善(中央芭蕾舞团一级指挥):
过去的很多舞剧,都要讲人物、讲故事、讲戏剧冲突。上世纪70年代,林怀民编舞的《薪传》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让人眼前一亮。整部舞剧,没有男女主角,而是采取群舞形式,自始至终扣人心弦。剧中每位演员,似乎都是主角,表演得都很投入、很到位。舞剧《长征•九死一生》的构思也有相似之处,以群舞为主,旨在树立英雄群像而非个人。长征这个题材很重要、很珍贵,该剧的探索值得肯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实属不易。
亮点显而易见,但作为一部艺术作品,舞剧《长征•九死一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内容方面较为单薄,与历史事件不太相称。怎样深入表现红军战士的英雄情怀、革命精神,还需仔细斟酌。一些细节,不够讲究。例如沼泽地,人一旦身陷其中,往往越挣扎越下沉。剧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形象,与现实不一致。舞蹈动作雷同太多,造成了审美疲劳。音乐方面,尽管有小提琴独奏、大提琴独奏,有钢琴、打击乐,但很平淡,有苍白之感,希望表现得更深沉、更丰富、更有时代感。舞剧中的朗诵、旁白显得生硬,应当处理得更亲切、更巧妙。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而编导是舞剧的灵魂。中国舞剧的症结,是缺乏高明的编导。当务之急,是培养出一流的舞剧编导。
文艺创作方面,我们花了不少钱,也下了很大功夫,为何还是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中国交响乐创作100多年来,为何没有一部作品能够成为国际指挥大师、国际乐团的保留曲目?面对文艺创作,我们必须实事求是,追求精益求精。如果对新作品只是一味地赞赏,就很难作出客观评价。新作品要做到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住,很难。舞剧《长征•九死一生》要走的路还很长。小打小闹、小修小补可能没有用,希望主创团队站在一个艺术高度、历史高度上,冷静、理性地看待和思考各方评价,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好“两改两演”,为攀登艺术高峰、打造艺术精品而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