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千年端午,赓续不绝的传统文化弦歌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千年端午,赓续不绝的传统文化弦歌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8-06-15 16:5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邓海建

  粽叶飘香,今又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相较于其他传统节日,端午虽欢腾而热闹,却多了几分沉毅和肃然。

千年端午,赓续不绝的传统文化弦歌

  这几年,随着“网络中国节”主题活动渐成风尚,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端午节不仅承载了国人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向往,亦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日益焕发出代“新时代的味道”。浓郁的传统文化情思,让端午这样的好时节不再是“吃货节”“促销节”,而成为氤氲文化气息、传扬文化根脉的“超链接”。2018年的端午,遇上世界杯、遇上父亲节,不过,我们还是发现了它不一样的吸引力:比如各地端午系列活动早早就上线了,比如学校和社区更关注端午非遗的传承了,比如网络上的端午文化有了融媒体的表达了……是的,端午当然不该只有一盘粽子,就像春节不只一顿年夜饭、元宵不只一场花灯表演。

  千年端午,如一曲赓续不绝的传统文化弦歌。从“舌尖上的端午”到“文化中的端午”,这个节日越发归于本心、越发深入人心了。当然,尽管时隔多年,我们依然记得韩国“江陵端午祭”在2005年首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时,国人的那种复杂情绪和纠结感受。

  端午最沁心的味道,既有粽香袅袅,更有爱国深深。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论文中考证认为:古代的百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是“龙子”的身分,藉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因此,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这个节日,因为有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之说,更是千古流传。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字里行间、诗里词外,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这叫人联想起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向特朗普介绍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时曾说:“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我们这些人也延续着黑头发、黄皮肤,我们叫龙的传人。”文化传统与文化传承,是民族之魂、是国家之魄。

  浓情端午,千载乡愁。节日是种仪式,形式为内容服务。“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古人的端午与今人日的端午固然大有差别,但是,民族骨血里的文化基因,必沉淀为一个民族阔步朝前的文化自信。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指引,有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保障,传统民俗文化之精华,必会源远流长,光芒万丈。

  一千个人心里,也许有着一千个端午。但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千百年承续下来的民族节日,总该有个价值共识的大致模样。端午,离历史和家国最近的地方,就是这个民族最柔软、也是最坚硬的方向。从远古走向未来、从中国走向世界,这才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端午文化之路。(邓海建)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袁小禾:从《一间自己的房间》到“一条自己的道路”

  • 韩浩月:在院里看戏,喜剧链接“城市与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