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么一群烂人中,还有薛景仙这种当之无愧的搅屎棍:各种酸溜溜的挖苦讽刺,让整个宴席不欢而散。宴席结束后,薛景仙却又后悔,去冲撞虢国夫人的车驾,声称有重大的消息要告诉夫人,还用谋反当噱头,贾昌和虢国夫人只得让他讲,结果支支吾吾半天,只说出了句“安禄山欲行不轨”。废话!整个长安城每个人都知道安禄山图谋不轨,就你薛景仙聪明?还不是刚才酒席上没表现出来,现在着急了故作惊人之语,想要通过虢国夫人搭上杨国忠的线?为了求个官位,真个是一点人样都没了。不过这下倒是真的让杨国忠对他有了点印象,给他派了一个钦差的苦工,直接把他发配到安西公干去了——又苦又累油水又少还离中枢很遥远,可以说是很讽刺了。
《虢国夫人春游图》
不过到了本书中期和后期,宴会戏明显少了很多。直到王洵从西域回援,途径安西,由安西军上下做东请王洵一行人吃饭这么一场酒席,值得说道说道。
这场酒席主要展示了安西军在安史之乱之后的一团乱相:精干兵士和中层将领全被调回去守潼关了,而调来的官员一个个政务水得不行,政治斗争却很上道,只是来捞油水熬资历的,结果把安西经营得一团糟;同事对周边少数民族只是以稳定为由一味退让,还有一套靠和稀泥的为官之道,结果少数民族部落便开始蹬鼻子上脸在安西城里横行霸道。王洵等人带着大军回援,酒席上好生数落了一番安西的官员和民族政策,说的合情合理,憋得那群官油子说不出话。只可惜王洵只是路过安西,着急回援,并没有时间下手真个整顿安西风气。其实这场宴会戏应该写出暗流涌动的局面,因为安西主管官员暗地里已经接了内廷宦官的指令,答应在路上除掉王洵, 如果作者找个法子在酒席上把这个写出来,效果可能比在酒席后补一大段说明的手段要好些。
正如前文所讲,中后期真的缺乏值得一说的文戏,除了安禄山召见宇文至一场戏不错之外,其他都挺平庸。如果安史之乱这部分能够依照前期的思路和写作水平,加入几场酒席呢?我忍不住这么想。比如加入一场安禄山叛军内部的酒席呢?这样不是对河北军内部的勾心斗角有更直观的体现吗?如果加入一场王洵和郭子仪做东,宴请灵武小朝廷来的钦差这么一场酒席,那会怎样呢?这样不是会对朝廷一方的整体状况有更实在的展现吗?如果这样,最后的结局也不会因为缺少了对郭子仪和回纥的必要铺垫而显得仓促吧。
总的来说,小说的后期除了把几个配角立起来之外乏善可陈。而结尾收复长安怒怼回纥的一段看上去很有戏剧冲击力,其实整体的剧情线已经有些凌乱了,全无前中期叙事的严密。酒徒到底是写熟手了的老历史作家了,能勉强维持大局无失,亮点啊匠心啊什么的,确实比起前半段匮乏多了,就是可惜了安史之乱这么好的题材。所以本书结构上确有虎头蛇尾的问题,只是大结局选得不错,强行调动读者情绪燃一波,并且边令诚的视角选得也不错。所以,单看结局还是可以说得过去的——虽然已经谈不上什么铺垫或者蓄势了。
第三特质:独具特色的历史传奇故事
唐代的疆域复原图,仅供参考
酒徒的“隋唐三部曲”以写某个特定的人物历史传奇为主线——《隋乱》中李旭(似乎就是赤髯客)的传奇,《开国公贼》中程名振的传奇,还有这次《盛唐烟云》中王洵的传奇。
在故事开始时,王洵只是长安城里的一名纨绔头子,不学无术不干正事,整天和几个同为大唐贵胄的朋友一起厮混,譬如开个赌场酒楼斗鸡场什么的。而杨国忠和李林甫之间不断激化的矛盾,自然是要拿小鱼小虾祭旗,于是本来无心于功名的他,自然被搅进了长安高层的政治斗争中。京兆抓了尹宇文至,后被王洵几个好不容易救出来后,这长安城自然就没法待了,不如去军队里躲一躲。
于是王洵、宇文至、还有马方三人各自走了门路,进了长安的飞龙禁卫避祸,没成想此三人却被更深地卷入了政治斗争。原来这飞龙禁卫是唐玄宗为培养自己的军队,特地调安西军头封常清和自己的嫡系宦官高力士来整训的,目的就是充实自己在京师的拱卫力量。等军队训好了,高力士便寻了个由头,领着皇上的命令进军政变,把私蓄兵力的京兆尹王鉷(李林甫手下,历史上由郭子仪领兵入城解决)收监。
在这场政变中,王洵出于偶然而被推到台前,随后这天大的功劳竟落到了他头上,自此,王洵一下子成了长安城炙手可热的新贵。而正在他被这天降馅饼砸得晕乎乎的时候,竟无意中撞破了一桩丑闻,偷看到杨贵妃和寿王私会,便仓皇寻了个运送军械的差事逃出长安城,前往西域安西。
以上就是《盛唐烟云》的第一部分,也是我认为全书综合质量最高的一部分,但是这一部分却体现了酒徒在情节设置上的小问题——善于编织情节,但是不善于裁剪情节。第一部分的节奏还是有点问题的,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割裂感较强,不过从剧情梗概来看, 整个叙事的戏剧性和冲击力还是不错的。
安史之乱
第二部分是王洵在西域。他一路运送军械到安西,而杨国忠和高力士走了河西哥舒翰的门路,企图杀他灭口。他奋起反抗,终于到了安西,在封常清的庇护下暂时安全下来。后来,王洵在封常清麾下参与了和大食东征军的战争,但是高力士仍然不依不饶,托安西监军宦官边令诚伺机解决王洵。王洵无计可施,只得死中求活,在钦差薛景仙的建议下,效仿张骞自告奋勇出使西域。这一部分写得最好的部分就是安西军和大食的一场大战,也是整本书战争戏最好最全面的一场,这里不再赘述。但是依然有点小问题,边令诚排挤王洵,欲置之于死地,这个倾向其实没有被明显地表达出来的,所以书中王洵甘愿冒险出使西域的动机不够充分,是一个叙述上的小瑕疵。
第三部分是王洵在西域疏勒河畔做使节,不仅没有死在心怀鬼胎的西域诸国之手,反而在这里立下了脚跟,成了这里的征服者和安西军的前哨军,只等大军一到,就能彻底把中亚收入囊中。这一段基本就是王洵的开挂史,因为书中没有表达王洵领兵能力进步的过程,所以这一段主角的高歌猛进一路征服还是有些违和感。不过各场战争前因后果还有实际经过,其实写得都很合理充分,再加上这一部分的经济政治军事的交替推进,从观感上来讲还是不错的,很有种田流的即视感。不过也沾上了种田流的毛病,材料设定固然很充分全面,但情节略显波动不足了。
最后一部分是王洵从安西回援长安,结果热脸贴上了宦官的冷刀子——来传旨的太监想要直接杀了他,然后谋夺他的军权。王洵一行军官自然是不肯的,于是哗变杀了传旨太监,借口只说这位太监不幸“走失了”。后来把家眷救出来后,王洵心灰意冷,本想直接回西域,但受到了民意的刺激,终于悟到了该为谁而战的立场,就此决定在关中一带割据,以拒安禄山的河北叛军。他率领西域联军打了几场胜仗,还建设了根据地,最终与郭子仪合兵一处,辅助灵武小朝廷收复了长安——但这时才发现,唐肃宗已经把长安划给了回纥人,声明只要攻破长安便让这群部落雇佣兵随意劫掠。于是他一怒之下把回纥人赶出长安,之后负气出走,带兵回了西域——大抵是当了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