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网络小说好看榜】年度脑洞大开作家:远瞳

2018-01-02 17:13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8-01-02 17:13:47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付双祺

  又到一年盘点季。

  我们筹建的“中国网络文学网生评论家委员会”,将在年终岁尾之际,评选与评论中国网络年度作品、年度作家、年度人设、年度造词等。这不仅仅是在总结本年度的热点与潮流,也是在分析与研判下一波的趋势与走向。

  中国网络文学网生评论家委员会(筹)将“年度脑洞大开作家”的桂冠授予远瞳,认为:在网络文学世界里,科幻文学是较为小众的一支,已经很长时间没能产生大神级的作者和脍炙人口的名作。不过近年来飞速崛起的远瞳还是让人看到了希望,他通过《希灵帝国》和《异常生物见闻录》两部作品,创造了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宇宙观,一个充满浩瀚想象力和别出心裁设定的幻想世界。

  尽管刘慈欣和郝景芳先后获得了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但在中国当下的类型小说里面,科幻小说仍然是相对小众的一支。从内容生产的源头看,质量稳定的科幻作者基本都是熟面孔,有一个很小的圈子。每年也有很多新作者想要跻身其中,有的还一下子就有作品出版,但试读一二,便颇觉与想象中的科幻味道相去甚远。

  微博上有位号称“绝命读师”的评论者@竞天泽,就曾吐槽过:“一些人总以为写了杂糅‘高科技’词汇的莫名其妙词语,就算是写科幻了……量子冲锋枪、量子麻醉枪、量子推进器等等……看到一本科幻,主角想知道时间,没有拿手机看,也没拿手表看,而是看了‘虚拟时钟’。”这番犀利的点评,既指出了某些所谓科幻小说的误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某些所谓科幻作者的困境——他们有创作欲望,但他们无从下手。

  科幻小说,按笔者个人见解,首先当然要把创作重心落在“小说”二字,即写出一个合格的故事,包括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这个基本功是必须的。其次,就得琢磨一下“科幻”到底意味着什么。正如竞天泽所说, 科幻绝不仅仅是“高科技”词汇的杂糅,而应该是更高一层。那么,要高到哪里去呢?笔者认为,高出的部分,应该是对现实的超越。

  不是说不能立足当下,也不是说不能运用高科技词汇,而是说应该有脱俗的觉悟。即使对尖端科技和最新研究所知不多的作者,也可以在有限的人生阅历和知识范围以内,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只要他有心写一个“理论上”的故事,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写一个“现实中”的故事——这里涉及的潜台词是,无论该理论是否已经成立,但至少作者要对所构思的理论给出合理的解释、合理的运用、合理的表现,这就是常说的“逻辑自洽”。

  换言之,所谓科幻味,在笔者看来,即小说中能否全方位展示出一个有质感的“空想”。可以说,合格的科幻作者,多多少少都带有一点形而上的理想主义,自嗨的成分更多一些,而功利心更少一些,所以除了已经混出头的处于金字塔顶部的作者,一般科幻作者总是比较穷——诚然,底部作者都穷,但科幻类型的要更穷,因为小众、因为难写。

  而网络连载平台的兴起,对有志且有力于“空想”的科幻作者而言,其实是个福音。因为不受版面限制,想写多长都行,也就给那些有能力的作者提供了一个天马行空的实践机会,这对“空想”的全方位构造和体现,是有好处的。尽管现今文学网站科幻类别下的小说大多数还处于“顶着科幻的壳,行霸道总裁事”的状态,但也渐渐有一些作者脱颖而出。比如在17K小说网连载 《星空王座》朱邪多闻(即著名科幻作家张冉),即是一例,而今天笔者想跟大家聊一聊的,是扎根于起点中文网的科幻作家兼二次元爱好者 远瞳。他是1988年生人,自小就爱读《科幻世界》,在高中时代就有三篇试手之作发表于该杂志,分别是2006年第六期的《早报》、2007年第五期的《作家与乞丐》和2008年第六期的《朝圣者》。

  2010年1月,远瞳读大二,开始在起点中文网上创作《希灵帝国》,至2014年6月完结,但该小说并未引起太大反响。直到最近他的第二部小说 《异常生物见闻录》依旧还在起点中文网上连载,却经过口口传播成为了广受热议的作品之一。因为《异常生物见闻录》和《希灵帝国》共用了同一世界观,所以也对后者构成了反哺。那么远瞳是怎样从默默无闻到成就网络科幻文学界的持牛耳者呢?

  第一特质:飞速的文笔进步

  很多读者都是在看了《异常生物见闻录》之后如获至宝,就去翻其前作《希灵帝国》,却觉得难以下咽,大呼“黑历史”;或者宽容一点的,也会告诫蠢蠢欲动的同好们“忍过前两百章”。但要说“黑历史”,显然远瞳高中时代的笔力更为平庸。

  如《作家与乞丐》,文章讲述了在近未来的现实世界,人类已经被各种小说喂饱而变得麻木,作家必须借助“情景模拟器”这种道具才有可能创作出新奇能卖钱的小说。但身为悲剧小说家,“这个世界上所有没前途的职业中最没前途的一种”的“我”,已经三个月无新作,就快要成为“成为靠政府救助金吃饭的【B等人类】”了。宅居七天情景模拟依旧一无所获的“我”走出家门,却遇到一个乞丐,从谈话得知,该乞丐此前也是作家,现在却已沦为资产为负、行乞为生的【C等人类】。“我”悲从中来,然而结尾一转,发现该乞丐居然是一个TSC(The Sentiment Company)情感制造公司的悲情机器人(型号为tp ,tragedy player)。远瞳仿佛一直声嘶力竭地向读者强调:悲剧!悲剧!悲剧!重要的悲剧要说三遍!

  也不能说这故事不合格,至少文从字顺,起承转合也有,而且还带了点欧亨利式的结尾,但整体是很单薄的。而所谓未来,也还很古典——作家固穷,能算是新命题吗?不过对于课业繁忙的高三学子来说,能写出这样的游戏之作,其实不错了。难得的是,远瞳似乎一开始就对作家这个行当不抱什么期待,不然也不会做出“作家等于乞丐”的判断,但他之后还是一头扎进冷暖自知的小说写作,可见他爱好这东西,理想主义是不缺的。

  文章后面还附了一段个人语录:“鄙人产自地球,目前就读高三,平日甚好科幻。偶尔手痒也好写点小文,总是在想哪天外星人入侵,地球大乱我当英雄之类的事,但等了N年,外星人看来是指望不上了,只好写篇文章拿未来的地球人开涮。不过,如果我们真的有那么一天呢......”

  从这段语录可以窥知,远瞳自小就喜欢开脑洞,雅好开涮,中二范十足,也就难怪《希灵帝国》和《异常生物见闻录》中二到飞起,又吐槽欲充沛了。

  然而仅以文笔论,如果说《作家与乞丐》单薄而拘谨,那么《希灵帝国》就是丰富而散漫的。因为篇幅无限,远瞳如同脱缰的野马,在自由的原野上肆意奔腾。

  从好的方面讲,他思考的东西更复杂了,以前可能只是一个点子就可以触发他,但一个点子支撑不了多远。而在《希灵帝国》,一个点子引爆另一个点子,慢慢织成一张网,他开始琢磨点子与点子之间的联系——这是进步。

  可从坏的方面讲,他琢磨的这些联系,起初还十分生硬。

  《希灵帝国》的开头,父母双亡的陈俊总是梦到布满灰色天空的巨大金属球,接着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姐陈倩登场,然后是帝国远程武器(金属球)突然认定陈俊是帝国皇帝并赋予他最高调用权限,到这里都没有问题,更大的“金大腿”我们都见过,这不算什么。但帝国将军潘多拉的出场却导致了可怕的硬伤。陈俊向义姐陈倩介绍说潘多拉是他失散多年的亲妹,而陈倩居然一下子就信了!

  作者对此的解释是,陈倩这人神经极粗,又容易被转移注意力,同时特别同情弱小,所以当潘多拉以沉默寡言的幼弱盲女形象出现时,陈倩顿时就没有抵抗力了。但问题是,即使陈倩对陈俊是毫无保留地信任,并且具备上述种种属性,也还是很难让人信服。姐弟俩多年来相依为命,突然无缘无故多一口人,又岂是多一双筷子吃饭这么简单?故事要编得圆,不是没有可能,但显然“亲妹妹”是最糟糕的选择,难道“父母双亡”就可以死无对证、为所欲为吗?如果姐姐大人一直这么智障,倒也罢了,可随着情节的发展,姐姐大人经帝国高能水晶的辐射,激发出的里人格居然是“腹黑”属性——腹黑的反义词应该是人畜无害,而不是智障吧?

  笔者能理解远瞳为了情节推进而必须让潘多拉尽快入场的构思,但在上下文联系方面,实在太过随意草率了。相比之下,《异常生物见闻录》的开篇就要合理得多。

  郝仁同样“父母双亡”,但起码有套偏远郊区的大房子可以出租糊口,日子能过,但发不了财。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位四有青年找工找到了神经女神渡鸦12345头上,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成为女神代理,一个活着的上帝。同时,哈士奇妹子是看到他的招租广告,这才来到他跟前。而蝙蝠精女主薇薇安,生就一身穷命,却怀着一颗大大的良心,误认哈士奇为狼人而担忧无辜郝仁受害,于是一路跟踪上门踢馆。就这么无比扯淡又顺理成章,神经病女神、哈士奇妹子、蝙蝠精女主,一下子就毫无违和地进入了郝仁的生活。

  从衔接联系的角度讲,这开头可比《希灵帝国》的开头顺滑太多了,读者轻而易举就被说服,愿意相信作者煞有介事的继续表演了。打个比方,从《希灵帝国》开始,远瞳有做个大蛋糕的心思,但经验不足,于是他习惯性地先从小蛋糕做起,以为只要摆盘就可以解决融合的问题,但在读者眼里,蛋糕之间明显还有大大的缝隙。而《异常生物见闻录》的进步就在于远瞳渐渐懂得大蛋糕的做法。这种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相信远瞳在高中的政治课和大学的马哲课都曾学过的,但他依然要在实践中摸索才能逐渐感悟这其中的微妙,而当他思想上明白过来,则文笔的进步也就水到渠成了。

[责任编辑:付双祺]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