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湖北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一级作曲 李道国:
虽然看了多遍湘剧《月亮粑粑》,但每次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次的感觉是整个戏更流畅了,戏剧情节更感人了,音乐也做了一定的改善。这部戏虽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水准,但应该还有提升的空间,我觉得有几个节点值得商榷。
剧本方面有一点疑问:1985年深山里的黄荆树小学教室倒塌,民办教师秦雅云为了救一名山村孩子受了伤,这应该算是工伤,但是后来秦雅云申请民办转公办的时候,上级单位竟然不批准,这在情理上是讲不通的。大家知道,在任何时候党和政府都提倡见义勇为、弘扬正气、鼓励先进,一旦涌现出像秦雅云这样舍己救人的好教师,党和政府更会关怀有加,报纸媒体也会采访报道。而剧本里,一个舍命救学生被墙体砸伤导致残疾了几十年的善良的女教师居然不被批准转正,政府也没有任何说法,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至于剧本怎么改,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改,由剧本方面的专家来把脉,这只是我个人的直觉。
音乐方面,我怎么觉得上一稿还好听一些,这一稿给我的感觉不大满足。
第一点,这一稿虽然大大强化了主题音乐的贯穿,但只是单纯性重复主题曲,而不是变奏性主题运用。剧中不断地重复演唱“月亮粑粑跟我走”,让观众可能记住了几个乐句,但如果没有进行变化性的主题贯穿,就显得很单调,不丰满。剧中的儿歌,一个童声可以唱,两个童声可以唱,小组童声可以唱,甚至成年男声、女声也可以唱,柔和的可以唱,强烈的也可以唱……演唱形式和手段可以多样化一些。此外,情境中的不少情绪音乐是另外的音乐元素,跟主题音乐没有关系,如山村孩子们群体玩耍嘻闹的情节,大段的木琴伴奏音乐,与这出戏的音乐没有关联。为什么不能用主题曲“月亮粑粑跟我走”的旋律呢?应该大量用,重复变化地用!为了丰富整部戏的音乐,主题曲可慢可快、可加可减,可以独唱也可以二重唱,甚至二重奏、小组唱、群奏等等,这样就不会显得呆板。主题曲的贯穿运用,戏曲作品是有成功范例的,样板戏就是把主题音乐不断变奏贯穿,成为经典。
第二点,《月亮粑粑》是用民族乐器伴奏为主,还是以西洋乐器伴奏为主呢?我认为这个戏应该以民族乐器伴奏为主。目前好多地方戏曲创作剧目都是以管弦乐队为主,外加一些民族乐器点缀一下。诚然,用小提琴、大提琴、铜管、木管可以制造出恢弘大气、排山倒海的气势,但是清新的山野风、草根文化气息也需要考虑。《月亮粑粑》是现代题材山村风格的地方戏曲,描绘的是一群天真活泼朴实清纯的山村里的孩子和老实巴交的农民,乐器配置与戏剧情境切合要准确。伴奏乐器的正确选择对戏剧情节可以起到更好的烘托作用。目前的管弦乐器伴奏给人以山村小姑娘穿着旗袍的感觉。比如,在孩子们跳舞玩耍的时候,使用木琴伴奏不是不可以,但木琴用多了,人物就像木偶一样。为什么不能用笛子、唢呐等民族乐器呢?可以尝试。总的来看,整部戏的乐器伴奏缺乏一种山野清新之风,多了波澜壮阔之势。低音也显得很沉重,偶尔出现的笛子声和琵琶声则少得可怜。
说到根子上,湘剧的音乐伴奏还需认真研究,弘扬湘楚音乐文化需要精雕细刻,找到最佳结合点。
第三点,唱腔旋律的音域不在演员的最佳音区,可以听得出来,演员唱得很吃力。一旦演员演唱吃力,再好的旋律就难以唱美了。
第四点,剧中的戏曲戏歌与整体音乐风格不大协调。观众听的是湘剧声腔,突然来了一段歌,而且戏歌旋律没有特点,不是湘剧音乐里面提炼出来的元素,与整个戏的音乐不协调。
第五点,第一幕传统曲牌的出现与整个音乐格格不入。这个曲牌,传统古装戏经常出现,多用于朝拜、祭祀、大典等场合,用在本剧里与整部戏的现代元素不协调,还需斟酌。
第六点,剧中有两处的唱腔节点可以再商榷。一是郑昌生唱完“问他们晓不晓得‘坚守’两个字,几撇几捺几竖几横”这两句唱词后,已经结束了,但随后把这两句词来了一段重复性帮腔,我认为这不是应该强调的地方,也不能在这个节点上帮腔。高腔的帮腔虽然用途广泛,但负能量的帮腔是不可取的。剧本上并没有强调这两句词,个人发发牢骚在情理之中,但加一段合唱帮腔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
二是郑昌生唱“我愿意背着你再绕它十圈、八圈”,唱到“十圈”时,节奏已经缓下来,在“宫”音上形成拖腔终止式,但其后又唱出“八圈”的拖腔,听觉上相当于又另起了一段腔,是否可以把“十圈八圈”一并唱完后再终止会好一些。
演员表演方面,有些配角的演唱水平有待提高,虽然不是特别重要强调的唱段,但如果唱跑了调,对整台戏就有影响。作为精品剧目,不仅主演表现要出色,群众演员同样也重要。全剧一盘齐,细节影响成败,要打造精品,每个演员都要下工夫练唱腔,练到整台戏没有一个掉队的方成正果。
(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