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北京演艺集团艺委会副主任、国家一级作曲 王亚勋:
锡剧《三三》唤起了我对张家港这座城市的一种期待,因为该剧和这座城市一样清爽干净、让人感觉很舒服。
这是传统戏曲艺术在当代最为有益的一次探索与实践,也是传承与创新、艺术与实现做得很好的一部作品。特别在当下的语境或期待下,《三三》给我们送来一股清新的春风,让我们看到戏曲还可以这样来呈现。同时,这也是一部践行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好作品——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代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原著小说中并没有“戏”,矛盾、冲突等都没有,这是改编的难度。但是小说中的独到之处,却被锡剧搬到了戏剧舞台上并做了很好的呈现。首先是对环境生态的表现;一山一水、转动的水车、竹林、金针花等。其次是对小鱼儿、小虾儿、鸡和鸭,还有各人物这些生命样态等。再就是对这些生命的精神状态所做的丰富诠释。在这种很平和、很安详的生态状态下,纯朴清新的少女三三遇到了城里来的少爷,内心泛起了涟漪,精神上掠过了一丝春风。这让观众也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能够静下来,给心灵上、精神上,带来一些安静、享受和回味,这种传递给观众的感动和陶冶是做得非常好的。
虽然原著是散文诗式的表达,但这部戏在具体呈现上,结构严谨,线条清晰,故事流畅、明了,富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当代理念,传统与现代同在,生活与艺术共融,这很多值得肯定和赞誉。
继上次的讨论后,这部戏在方方面面进行了一些改动,可以说在精湛、精深、精良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下一步,需要在精致上下功夫,特别是很多细节上。
一是音响上,现场表演时,音响的声音有时盖过了演员的声音,是设备的问题还是人员技术的问题?如果设备不行就换好些的设备,如果设备条件好了,音响还是有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了。
二是乐队上,现场乐队需要在音准上再“准”些,演奏时主次要区别开。音色与乐器的搭配都是有讲究的。调音师也很关键,现场对音乐的把控和调整,都靠调音师的操作。
三是道具上,最后一场戏落下漫天的纸张,每张都做得很讲究。不过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少爷钓起的鱼是一条“冻鱼”,显得不好看,是不是可以加个弹簧之类的东西,让鱼“活”起来。
四是舞美上,比较之前的舞美,这次做了很多调整,水车在动,还有水在流动,整体氛围营造得非常灵动鲜活有生机。需要在灯光和音乐上再稍微给一些表现点睛,突出一下舞美的语言感。
五是人物的配器上,三三与母亲的“双梳头”时,母亲唱时是二胡的复调和伴奏,而后面三三得知少爷死之后的唱词,有一个华彩的地方却还是二胡,这就有问题了。人物的乐器选择和配乐要统一。使音乐既丰富多变又不能无需杂乱。
六是演员的表演上,节奏可以再“稳”一些,情感抒发上再“内”一些,张扬与内敛的对比再“大”一些。
七是前期录音可以做得更好,要与现场声音协调一致。
期待主创团队通过这次修改后,使剧目更加精致,祝福你们。
(光明网记者贺梓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