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剧目改了哪里?王真表示:“音乐在原作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调整,独唱、重唱、对唱、合唱等编排合理、运用得当,唱段设计自然流畅。”王俭认为,编剧、音乐、表演等都有了较大提高。主创团队有的放矢,抓住了李小凤的精神成长这一主线,夯实了几个支撑点,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主题开掘更有深度。金铁霖指出,作品格局、形式、配器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提升或丰富,有着较大潜力,值得传承发扬。著名唱段《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更是有效放大了全剧的光彩。陈志音表示,歌剧《星星之火》在把握原作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创新。周映辰认为,《星星之火》经过几轮修改提高,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等综合指数上,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例如,舞美变化明显,有助于完成人物的戏剧表达。戏剧逻辑更清晰,情节过渡更自然。郝维亚指出,音乐是一种记忆性的艺术,复排歌剧《星星之火》时,怎样兼顾东北味儿和戏剧张力,对主创团队是一种不小的挑战。莫蕴慧表示:“细节修改,最见编导的专业素养,体现了四两拨千斤的智慧。”例如,舞美经过调整,朴素但恰到好处,且便于流动演出。
其次,改后好在哪里?李丹丹表示,歌剧《星星之火》的剧本抓住了两个要点:一是“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交通员老李头老当益壮、坚忍不拔;二是主人公李小凤,从一个幼稚的小姑娘,历练成优秀的抗联战士。老人在坚持,后辈在成长,革命精神代代相传。车英认为,导演、剧本、音乐、舞美、表演等均可圈可点,“尤其是老李头的扮演者刘辉,表演细腻、到位,演唱有技术、有激情、有感染力,起到了榜样作用”。白宙伟指出,《星星之火》是一部充满着理想的激情、信仰的追求、人性的光辉的优秀作品,好似日出江花,为中国民族歌剧事业抹上了一笔绚丽的光彩。字字金石、句句玉珠的乐音,体现出对艺术本质的认真追求。国仇家恨、人间真情交织在一起,出情点合理而充分,催人泪下。李振连表示:“作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兼顾专业人士和普通观众的审美需求。”林在勇认为,《星星之火》题材好、立意高、视听完美,有望成为当代歌剧中一部有代表意义的作品。胡志平指出,音乐有继承、有借鉴、有中国风格;舞台背景、舞美设计恰如其分,营造了故事场景和氛围;演员和指挥也很投入。游暐之表示,歌剧《星星之火》的音乐、故事、意境相得益彰。
最后,作品价值何在?王真表示,复排歌剧《星星之火》,让经典焕发新生命,体现了沈阳音乐学院的学术眼光、学科远见。作品兼具历史感、时代感,有着启迪人心、催人奋进的积极意义。车英认为,主创团队很好地抓住了“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这个戏魂,把歌剧《星星之火》打造成了一部反映民族精神的史诗正剧,让人震撼。郭淑兰指出,复排《星星之火》,体现了一种社会担当。作品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希望经过进一步打磨提升,能够成为高峰作品、经典作品,激发一代代青年人爱国爱家、昂扬向上的精神。徐敦广表示,复排《星星之火》,开创了中国歌剧的新局面。作品规模宏大、创作精良,而且抓住了时代主旋律,演出了中国人的精神,唱出了中国人的情怀!除此,各位专家还普遍认为,专业院校的艺术实践,须找到有价值的主题。沈阳音乐学院经过不断探索,将歌剧《星星之火》作为一个有效的艺术实践抓手,在演出中锻炼和考验多学科的交叉配合能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这种把教学从讲台搬到舞台的做法,可以为社会、为舞台输送更多实用的演员,值得肯定和借鉴。
精益求精 更上层楼
特点、优点难能可贵。但作为一部艺术作品,歌剧《星星之火》也并非尽善尽美。在接下来的二改阶段,将进行新一轮的深度打磨。文艺批评贵在“不谐于俗”。研讨会上,各位专家语重心长、直言不讳,耐心细致地挑毛病、找症结、想办法,希望作品更上层楼。
剧本方面。李丹丹认为,李小凤下山探查敌情时,不应是盲目而去,而应该有所预谋,和最初的幼稚、冒失有所区别。王俭建议,把李小凤在抗联队伍里受到的心灵震撼进一步凸显,把父亲、哥哥对她的精神激励再利用一下,使精神支点更充实;把李小凤下山设置成挺身而出、诱敌深入之举,不仅使情节拐点更合理,也能让人物形象更丰满。林在勇希望,加强游击队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戏剧联系,这样更能体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主题。另外,交通员老李头的形象,还可以继续挖掘。郭淑兰表示,李小凤的成长过程、气质变化应当表现得更充分。徐敦广建议,在不影响整体构架的前提下,继续凝练结构,强化戏剧冲突。游暐之希望,唱词更精致,情节更集中。例如,最后一场戏的抒情成分过多,节奏有点松垮。
音乐方面。陈志音提出,剧中打击乐和铜管用得太多,是否高强响就能体现力度和高度,值得探讨。周海宏认为,歌剧是作曲家的艺术,《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等一些核心唱段旋律欢快,怎样表现艰苦卓绝的抗联斗争,让全剧的精神主旨更凝练,有待斟酌。另外,歌剧以情绪为结构、以音乐为填充。人的情绪有基调、有惯性,音乐创作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才能更动人。郝维亚建议,在配器上适当做减法;重唱不宜太满,而应主次分明、加强协作。胡志平希望,加强音乐在剧情发展中的作用,关注音乐发展的细节特别是关键环节,实现音乐的整体性、连贯性,让衔接、铺垫和过渡更自然。莫蕴慧表示,主题音乐与主人公李小凤的成长,还需更好地融合。徐昌俊建议,创作三到四首间奏曲。
其他方面。车英认为,歌剧以声音来刻画人物,使劲地唱不如用心地唱。熟读剧本,才能深入进去。希望通过上表演课,让群众演员掌握要点和技巧。白宙伟建议,最后一场戏中,母亲晕倒、女儿去扶时,群众演员要有所互动,来更好地烘托气氛。李振连表示,季节、服装等要有一些必要的变化,两幕的结构、时长应当尽可能平衡。游暐之希望,灯光的调整、场景的转换做到及时、熟练,积极配合舞台表演。麻袋等一些道具的制作和使用,要注重细节,体现真实感。(李姝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