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庄 主
经过二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国网络文学已经从一株幼嫩的细芽成长为了一株参天大树。据权威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网络文学读者人数已经突破3亿,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核心内容和国内用户人数最多的文化产品之一。
或许在很多读者的眼里,网络小说仍然是一些描写玄奇神怪的玄幻世界、打打杀杀的历史争锋或者你侬我侬的男女情爱的快餐消遣品。距离真正的文学艺术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不过大多数人都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中国网络小说早已不单单是一种商业化的产品,更是一种正在蓬勃兴起的文化现象,一种正在代表我们中国影响到全世界的新文化标签。
从2015年开始,《盘龙》《斗破苍穹》《我欲封天》……一部又一部我们耳熟能详的网络小说被翻译成了英语,被千千万万的外国读者追捧;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耳根……一位又一位的网络小说作者正在西方世界里成为可以比肩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的中国文化新偶像。
那么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网络小说到底有着何种魔力,让亿万中外读者沉迷其间无法自拔?中国网络小说又是凭借什么,用仅仅十几年的时间,就成为了风靡一时的文化产业呢?
首先,中国网络小说出现在了一个合适的时间窗口。2000年左右,随着电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在网络上进行文学创作有了技术基础。就像历史上东汉时期造纸术发明和推广,造就了颍川集团、襄樊集团、巴蜀集团等文人群体,然后王羲之等人引领了书法大革命。唐宋时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塑造出了整个文官集团以及诗词的流行。明代后期开始,印刷技术的改进和广泛应用,催生出了长篇古典小说的大繁荣。
同样,电子存储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让写作和阅读一部百万字甚至千万字量级的小说成为了可能。以现在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择天记》原著小说为例,300余万字的体量只有使用电子存储+互联网阅读的模式,才能让读者形成顺畅自如的阅读体验——毕竟如果出版成实体书,相当于20多本,几乎可以装满一个书架。
字数量级的大规模扩充,给了网络小说从头构建一个世界的机会。它从传统哲学中借来了“世界观”这个词,涵义是指虚拟世界的设定和力量体系的构建。几乎在每一部网络小说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作者用自己方式重新构建的世界观。也可以说,与传统文学反映现实的要求截然相反,拥有一个完整而扎实的世界观构建,才是网络小说的写作基础。
网络小说中所描绘的世界,有相当大部分来自于作者塑造的幻想世界。而对于网络小说最大的阅读群体青少年阅读者来说来说,网络小说实际上是一种“造梦工具”,恰好满足了身处青春期的他们身上的自卑感和自豪感。
在阅读这些作品时,他们往往会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主人公身上,和主人公一起脱离现实,前往另一个世界。男性读者大多渴望自己和小说中的主角一样去建功立业甚至拯救世界;女性读者则大多希望可以到另一个世界遇到如意郎君,共同经历一段浪漫的爱情。读者们可以从网络小说的现实生活与异世生活交集所产生的矛盾中得到刺激,从而忘记平凡的日常生活带给人的乏味。
在逃避现实的同时,网络小说的读者们也在阅读这类小说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对于“理想的追求”,享受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他们在现实世界里很难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弥补了他们的自卑心理。但与此同时,网络小说又体现了读者们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自豪感。无论是去到哪一个时代的穿越者,他们的目的几乎都是促进那个时代的科技进步,让它尽可能地接近我们这个时代。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事物如玻璃、水泥、香水,甚至流行歌曲、广场舞到了另一个时代就变成了人人争抢的“神器”和“奇技”。
网络小说用一种“梦想成真”的理想化故事满足了青少年改变自己人生,不再只是“庸众”的渴望,而使用的方式又是他们日常所见、触手可及的。让他们在理想的世界中实现了不平凡的渴望,这就是网络小说在青少年读者中十分流行,被世人热捧的原因。
伟大的捷克文学家米兰·昆德拉创造了“生活在别处”这一概念。正因为我们真实的世界并不让人满意,而又很难做出改变的决心,所以我们才会憧憬一个自己可以自由掌控的、另外的一个世界。这个概念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网络小说,读者们在阅读网络小说时,获得了“别样的满足感”,并且愿意让自己沉浸在这一虚幻的世界中。
实际上“生活在别处”也是中国自古以来通
俗小说中一以贯之的主题。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小说在我国古代社会里曾经承载着记录“稗官野史”和“街谈巷议”的重要使命,它最重要的作用是让读者感受到阅读故事时的快乐。大约在唐代中晚期,文人们发现了大众对阅读小说和故事的热忱,便开始专门创作一些符合人们口味的“传奇”小说出来,唐传奇也就成为了后世通俗小说的滥觞。《李娃传》《柳毅传》《莺莺传》等故事,到今天仍有着极高的艺术魅力。宋、明两代的市民社会更加发达,于是通俗小说也进一步进化成为了有着自己独特语言风格和文化魅力的长篇通俗小说。逐渐形成了“历史传奇”“神魔斗法”“豪侠争雄” “世相艳情”等四大类型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