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苏州市滑稽剧团名誉团长 顾芗:
从美学的角度来欣赏,这部剧确实是赏心悦目,有一种淡淡的、柔柔的,像诗又像画般玲珑剔透的美。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缺乏矛盾冲突。
沈从文先生的原作里,没有说农村哪儿不好,也没有说城市哪里好,似乎农村和城市就应该是相安无事的。但是如果我们跳出剧中的思维,就能看出其中缺少一些撞击。因为没有城市和农村的撞击,显现不出农村的落后和腐朽。
正是由于少爷来到农村的过程中没带来有任何与城市相关的信息,这就直接导致了三三向往城市的动力不足。没有三三离开农村的动力,也就没有三三读书的动力。她为什么要读书?她的爸爸妈妈、她的祖祖辈辈都没有读过书,和小鱼小虾在一起不是挺好吗?所以我的感觉是,要给三三一点动力,要推动她进城读书。
还有发疯了的桃子。三三同情桃子,但桃子为什么发疯,是不是因为“嫁错郎”呢?这又给农村人带来了什么影响?妈妈给三三找了上门女婿,但三三不嫁,于是决定逃婚,出去读书。这又牵涉到城里带来了什么信息才促使她逃跑,让她决定走出农村?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都没有提到,有些遗憾。这是剧本带来的缺憾。
关于舞美方面,整体看起来很不错,但还可以更虚化一些,尝试展现一种朦胧的美,现在有些太过“实”了。音乐方面也很不错,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都很满意。我是苏南人,我的感觉是,既然是锡剧,或许可以在音乐中加入更多的锡剧元素,让锡剧的味道再浓郁一些,这样会更好听、更好看。
在服装方面,我觉得目前的差异化还不够。虽然很美,整部戏的主旨虽然不在于讲城市与农村的撞击,但却无时无刻不包含着城乡之间的观念碰撞。在三三的眼中,城市的服饰就是“白白的西装、白白的长袍、白白的大褂”,那么相对的,农村人的服饰是不是应该相应的“土”一点。毕竟外部的服饰、灯光、舞美都是在帮着演员“说话”,推着剧情向前走。也许突出一点城乡间的服饰差异,能更好的帮助展现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水平有限,望谅解。
(光明网记者罗旭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