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 亭
在川江号子高亢的旋律中,舞台上呈现的纤夫们拉着船的画面预示着觉慧寻找光明道路的延伸……至此,大型民族舞蹈《家》全剧结束。
舞剧《家》剧照
这是我第三次看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舞剧《家》,而每一次都会在视觉上和听觉上有新的体验。我想,我这个年龄段的观众,小说《家》是年轻时作为文青的必读书目,话剧剧本的《家》则是话剧演员的必修课。无论是小说还是话剧剧本的《家》,那些印刻在我们心里值得去回味的情感撞击和画面浮现是经久不衰的。所以,当我们今天来观看这出剧目的时候,会有许多的记忆和情感的补充,这是我们对《家》的理解、感悟跟其他观众所不同之处。
于是,我希望自己站得远一点,以更加客观的态度来参与眼下大家关于民族舞剧《家》的讨论。我在和一些80后的观众交流观剧感受时,他们说舞剧很美但是看得不太懂,这还是在依靠大量字幕的基础上。所以我在思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舞剧表演开始结合大篇幅的字幕来注解主题、注解人物关系和戏剧矛盾。但是我想舞蹈的优势应该是肢体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构成的戏剧情感的递进吧?
舞剧《家》的编导成功地在舞台上运用了许多道具,旨在作为演员形体的支撑和剧目内容中一些内涵的预示,这让我们看到了编导的用心之处。但是我不满足的仍然是一度的文本结构和音乐设计。目前全剧的音乐很宏大也很流畅,但是缺乏情感叙事的“剧”的段落,因而很难让剧中那些魂牵梦绕的情愫留在观众心中。建议编导把原著本身的人物关系和戏剧矛盾包括故事顺序都重新梳理一下,大胆地做一次断舍离,明晰舞剧《家》在舞台上的表达。需要注意的是,《家》的优势仍然是肢体语言和音乐元素,强化舞蹈无国界语言障碍的优势。
国家艺术基金建立的这几年,给了许多作品潜心修炼的机会。我们期待舞剧《家》能在提升的过程里,伴随川江号子把这艘艺术之船拉过急流险滩,开创出更好更远的前景。(李 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