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之所以感人,因为有点睛之笔
——在民族舞剧《朱鹮》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于 平(文化部艺术司、文化科技司原司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舞剧《朱鹮》,我看过两遍,觉得它很清纯、很唯美。总结来说,各方面对《朱鹮》的肯定,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主题上关注环保、关注生态,二是形象上塑造了典雅、高贵,三是动作语言上传递了亲和、友善,四是结构上淡化了故事、冲突。作为舞剧,剧情很重要。但《朱鹮》在淡化故事、冲突时,为何又能赢得那么多的肯定,其中一定有它的奥妙。淡化故事、冲突,就可以更多地关注舞蹈本体,用本体来说话,给人唯美、震撼之感。《朱鹮》很美,但这个美到底有哪些内涵?主题、形象方面,显然有善的内涵。除此,还有真的期盼。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出一种美好的初心。到后面,还有返璞归真的呼唤。几乎所有看过《朱鹮》的观众,得到的感受都是山长水远、风轻云淡。
有人说,创作者的创作顺序是由情到意到形。具体来说,先有情感的冲动,情感到了一定境界,再去表现这种形象。而观赏者是倒过来的,从形到意再到情。所以,首先吸引观众的,是美的形象。但大家不会去追究真的朱鹮长什么样子,这部剧到底表现得像不像?其实剧里的朱鹮已经超越了,兼具纯美、洁净、典雅、高贵的特点。
在主题动态展开的过程中,舞剧《朱鹮》受到了芭蕾审美范式的影响,给人典雅、高贵之感。构图很干净、很细腻,也有芭蕾的感觉。向经典致敬十分必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研究《天鹅湖》等一些作品为何能成为经典?以往的经典,已经投射到我们的审美观念上。通过一系列的形,就会升华到意,“为了曾经的失去,呼唤永久的珍惜。”
难能可贵的是,《朱鹮》没有刻意地强调一种理念并强加给别人,而是把意具象化了。从意过渡到情,这种情是具体的、生动的、感人的。鹮仙和人,有一种亲密的关系。我在想,是否有比较挑剔的观众,认为在《天鹅湖》里,是魔法把公主变成了天鹅,而这个朱鹮不是谁变的,后来怎么和人在一起了?观众如何在欣赏过程中突破这个界限?仔细一想,它有点像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类似的神话,还有一些。从这个角度来讲,《朱鹮》在情的具体性上也做得挺好。
一部作品之所以感人,是因为有点睛之笔,画龙要点睛。如果说要给《朱鹮》提点建议的话,我觉得“龙脉”还可以再梳理一下。我在想,两幕的结构怎么调整?芭蕾在浪漫时期,以两幕结构居多,叫做A和B。一般来讲,把上一幕看成此岸世界,下一幕看成彼岸世界,在此岸世界不能实现的理想,往往能够在彼岸世界获得一种补充。但《朱鹮》恰恰是反过来的,上一幕演绎古代,是曾经的美好;下一幕,则讲述了环境污染后人类的困境。最后,又回到一种理想状态,以博物馆的形象来警醒后人。并且,在故事构思里,男主角和女主角是同一对,但朱鹮不知过了多少代,男主角也从一个樵夫变成了环保爱好者。我想,既然动态设计从动机发展到构图都没有问题,表达的意义也没有问题,能否在总体结构上稍微细化一下?
《朱鹮》现在是两幕戏,能否把每一幕分成两场,两场之间可以有明显的中断,也可以有不明显的中断。具体来讲,上一幕前半段的人类生活片段,舞蹈编得很好,但希望朱鹮在里面穿插。研究舞蹈史的都知道,过去有“鸟田”的说法,鸟田里的洛鸟和人非常亲近。所以,人和鸟从开始就可以有往来。这样,后来男主角融入朱鹮种群,才会更自如。还有一点,下半场中,好像所有人都是不爱惜环境的,其实有人污染,也有人治理。希望把这一幕也分成两场,前面也有人和朱鹮的交往,后面再转到纯粹的鸟的经历里。事实上,《天鹅湖》在那个时期的成功,就是把浪漫时期芭蕾AB两幕的结构变成了四幕,也就是ABAB。对于《朱鹮》来说,如果结构上有一个清晰的四块,陈述上可能就会融合得更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