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书荒君!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小说是《宰执天下》,一部看上去很“传统”的历史穿越小说,也是一部关于现代人在古代应该如何生存的传奇故事。
在网络文学发展早期,就已经出现了大量描写现代人通过时空隧道“穿越”回到古代的小说。不过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十多年前的网络穿越小说大多数都因为对历史、科技、文化方面细节的了解不够全面而显得十分可笑。穿越小说中,追求细节合理的读者越来越多,这就逼迫着作者们为了写出令人满意的细节,不但要去收集古代的各种文史资料,甚至还要学习一些现代人已经遗忘的、对普通人已经无用了的前工业革命时代的技能。这些技能包括但不限于玻璃、水泥的制造方法,黑火药的配方,三酸两碱的制法,各式炼钢炉的特点,轨道的运行方式……
本书的作者就是一个既读透了历史,又有现代工业思维的作者。
《宰执天下》之所以能够在穿越小说中脱颖而出,根源就在于它抓住了宋神宗时代的各种历史细节。其对当时历史考证之精微、史料掌握之丰富、人物典故了解之深刻,恐怕就连历史学者都要汗颜。作者还特别善于利用主角的出场机会普及宋代知识,比如说韩冈以“锁厅试”的路径得中进士,只要对宋代考试制度稍加涉猎,都能知道这是中进士的终南捷径,竞争少比例高,走这条路最妥当。因为现代人穿越到古代,跟那些幼功深厚的人拼十三经,简直找死;所以宋穿则锁厅,明穿则争一个学监举荐名额,都是为了减少竞争压力。再比如说作者对宋代“奇葩”官制的描写,让我这样的普通读者在看完小说之后就能对“寄禄官”这样的“奇葩”制度有所了解——北宋初期,官名与职务是分离的,官名如尚书、侍郎、中书舍人、给事中等皆有名而不任事,仅为叙迁之阶,称寄禄官,非有皇帝特命,不管本部门事务。另以差遣如判吏部尚书、知制诰等治事,称职事官。也就是说,官员甲实际上并不管理甲官衔所管的部门,而去管乙部门;另外会有一个官员丙来管理甲官衔所指的部门。要从这样的一团乱麻中理清楚宋代官员的前后关系,着实不易。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作者不但理清楚了,而且还把这些知识始终贯穿在了主角的升迁过程之中。
作者并没有满足于仅仅叙述清楚历史,小说中对思想文化上也有创新,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对“气学”的改造,将张载的“气学”与现代自然科学对接,以便攀科技树。虽然点亮科技树是所有历史穿越的一大根本,但不是每本历史穿越都会费尽心思地为这“科技树”寻找一个合乎时代的理论依据。灌输三观以达建立方法论的路子,总是最难的。不过,如果背景是明穿,则沿着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论,照样能格物致知地“格”出一株现代科技树,所以倘若放到历代全背景下去探讨,这一点还是只能说明作者的善于化用。
——知书网粉丝评论家@zephyr05
本书可以说很成功地复原(重新构建?)了北宋社会的风貌,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来自作者对北宋前期故事的熟悉,以及认真的考证,并且在比基础上,通过真实历史的重现和重构,成功刻画了一心报君上知遇之恩又十分固执的“拗相公”王安石,有治国之才也有揽权之欲的章惇,精明强干却又狡诈异常的蔡确等等一批人物,甚至蔡京、范纯仁,祖无颇,徐僖等龙套演员也颇为真实,让人觉得他们在历史上的真实的性格和为人特质就是这样。正是用这些对历史文化和人物的铺陈,作者成功构建了一个可以堪比“清明上河图”的宋代风情。
比如说作者描写的这段政争,就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描写艺术:
其实赵顼并不想招韩冈上殿议事,可如今的局势,与当初郭逵和韩冈的预言别无二致。现在郭逵坐镇河北,只有一个韩冈在朝中,赵顼却不能不征询他的意见,亦不敢不征询——不过一时之气,总比不上国事重要。
赵顼瞅了韩冈半天,韩冈却垂着眼皮,身形自坐下后似乎就没动弹过,让赵顼想打个眼色都没办法。
王珪和吕公著越争越激烈,而吕惠卿和元绛多多少少又偏帮吕公著,赵顼见磨蹭不下去了,只能开口:“韩卿,如今西北战局,不知你有何看法?”
韩冈眨了下眼睛,腰背又直了一点,从方才的木雕状态终于变回活人。
殿中君臣的视线齐集韩冈身上。韩冈站了起来,持笏向赵顼拱手道:“以臣愚见,灵州之败,首先在于孤军深入,十万军汇聚城下,而友军则远在千里之外,加之粮道绵长,一败便不可收拾。兵法有云,未虑胜、先虑败。胜而不骄、败而不乱,方可谓之用兵如法。灵州之败,乃是不合兵法正道的缘故。”
赵顼沉下脸,反驳道:“用兵当以奇正相辅,岂不闻李愬雪夜入蔡州?”
“臣斗胆敢问陛下,遍观青史,用奇兵为胜者,除此之外又有几桩?用正兵为胜者,则又有多少?”韩冈毫不客气的将赵顼的话堵回去,“奇者,异也。异者,非常也。力不如人、势不如人,为求一胜,于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故而曰奇。且用奇兵者,败者良多,胜者极少,亦是世人之所以目之为奇的缘故。以六路官军三十万人马,稳扎稳打便可得胜,何须自蹈险地?非非常之时,却行非常之事,胜则不能加功,败则不可收拾,灵州之败一至于此,此乃本因。”
赵顼眼中怒意蕴藉,但却不再跟韩冈辩论,那太有失体统。
听着韩冈的发言,看着天子的神情,吕公著眼神中带起笑意。韩冈这分明是在发泄之前的怨气。终究太过年轻气盛了,天子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略,不是清算战败的责任谁属。
不过这样也好,有韩冈发难,只要敲敲边鼓就可以了,免得自家一把年纪还要冲锋陷阵。吕公著想着。韩冈的话传出去,正好让王珪消受了,而天子日后算账,也是落在韩冈身上,与自家无关。
吕惠卿却深悉韩冈为人,心中疑云大起,眯眼抿嘴,等着韩冈的后续。
韩冈歇了口气,又道:“灵州之败,其次在于将帅失察,西贼避而不战,一路引诱官军至灵州城下,当知其必有奸谋,又在黄河之滨,如何能糊涂到让西贼成功的决堤放水?经此一败,环庆、泾原损兵折将,数年之内难以再用。”
韩冈话声刚停,吕公著便跟上去道:“自横山至灵州,路程几近千里,西贼一路追击,逃得生天者不知会有几人。臣请陛下三思,实是不能再动刀兵了。”
赵顼虎着脸不说话,王珪看了看天子,就要砌词反驳,韩冈却是抢先一步,“诚如枢密所言。两路败军自灵州一路逃回,身后必有铁鹞子追击,路途迢迢,能生还者恐怕仅有半数。”
他停了一下,飞快的瞄了神色木然的赵顼一眼,“但相对于三十五万官军来说,这依然仅仅是小挫罢了。需要休养生息的只是环庆泾原二路,王师主力犹存,不知吕枢密何来不能再动刀兵之语?”
韩冈的表态出人意料,赵顼双眼亮了起来,而四名宰执,也是神色各异。
吕公著不意韩冈竟然反手一刀,沉下脸,声音亦是危险的低沉:“两路精锐尽丧。打个比方,如果从一条狗身上取下一斤肉来,肯定是没命了,但如果是从大象身上取下一斤肉,却绝不会致命。灵州之败,纵是全军覆没,丧师也不过十数万人,此役官军三十余万,六路齐发,如今不过三分之一不到,丁口数千万的大宋还能承受得起!而西夏在灵州一战中收到的损失,他们却承受不起!”
“西贼避而不战,有何损失?”吕公著拿韩冈的话来驳斥。
“怎么可能没有损失?”韩冈笑道,“官军深入兴灵,西夏国力损耗只会在官军之上。放水、拆屋、砍树、焚田,灵州城外的一切全都毁了。银夏,河西、天都山,莫不如此。除了兴庆府和西夏北方的荒原,西夏国中其余人丁富集的膏腴之地不是毁于官军,就是毁于其自手。相对于官军仅止于兵将的伤亡,西夏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了此数。”
“西贼大军犹存!”吕公著厉声道。
“此辈不足虑。中国胜于西北二虏者,不在军力,而在国力。丁口、税赋、物产,皆是远远过之。两国相争,若是争夺边地,那是军力之争。如若是灭国之战,那比拼的则是国力。此《孙子》之中,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的本意所在。”
赵顼、吕惠卿都为韩冈的话沉思起来,元绛盯着韩冈,不知在想些什么。王珪则是在看眼神越发严厉的吕公著,嘴角含笑,韩冈至少不是站在吕公著那一边。
韩冈朗声说道:“春秋吴越相争,越国*军力远不及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女子十七不嫁,父母有罪焉。此乃厚植国力。献美人,诱夫差修宫室,消耗的是吴国国力,以煮熟的稻种诓骗吴国耕种,同样是在削弱吴国国力,最后一举灭吴,岂止是因为夫差帅吴兵北上会盟、国内空虚之故?”
“韩卿言之有理。”赵顼第一个点头。国力论乃是投其所好,明大宋必胜二虏之因,听得他心中欣喜难耐。
在小说的立意上,作者把宋代社会崇敬士大夫的风气和宪政思想相结合,搞出了一套有宋代特色的议会民主制度。同时作者也把对古代社会政治斗争和理念之争的平衡写到了极致。作者对充分考虑了在科技进步之后,政治上的朝廷权利格局、士大夫集团的再次解构、市民阶层的形成、农民阶层的影响、以及统治阶级的变化、上升通道的改革等等,而且考虑得非常周全,这在小说中尤其显得珍贵。
当然更值得一提的是小说的情节,主角有一个特长就是特别会“掀桌子”,口头禅是“我只怕事情闹不大”。情节也是一个高潮紧接一个高潮,经常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神转折。主角也把自己来自未来的特长发挥到了极致。比如说在和王安石辩论汉字来源时,直接说出了安阳殷墟的秘密,让甲骨文提前一千多年现身世间。在和政敌辩论人类应该有怎样的“道德观”时,主角又拿出了进化论的思想,用来自未来的洞见折服“古人”们。
不过本书最大的“高潮”段落却并非来自于未来的知识或者见识,而是刺激男性荷尔蒙上涌的一次亲手搏杀!当主角韩冈的政敌控制了朝堂,当他的部属无力救援,当一切看似无力挽回,他还可以怎么办?答案是,像一个斗士一样抄起大锤,直接开砸!砸出一个朝堂之上人人侧目,砸出一个从此之后云淡风轻!
不过在格杀蔡确之后,本书就进入了一个漫长的“无聊期”, 不论是乏味的宋辽战争还是大量章惇韩冈暗战的无聊情节,都能看出作者试图用这些带出市农工商各个阶层在“新大宋”的生活图景,进而尽力给读者呈现一个鲜活可信的“后穿越世界”,但不得不说,这些偶一为之则可,看多了实在是太、无、聊、了……
尽管如此,笔者依然认为这本书是最好的宋代题材穿越小说。
杀伐果断绝不仅仅是玄幻、修真类小说的标签。本书中于无声处听惊雷,一切的斗争都隐藏在日常的场景和对话中,却又总能有石破天惊的突变。主角性情坚毅,杀伐决断。金戈铁马,美人倾城,庙堂争斗,诗书风流,历史文该有的这本书都有了,而且考据严谨,文笔流畅,作者写作态度极为认真。还是那句话,网文的丰碑,全面超越《新宋》的神作!
——龙的天空粉丝评论家“赤戟”
[本期榜评执笔人为安迪斯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