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猫腻的经典作品《庆余年》,或许用“戏剧性”这个词比较合适。因为它的故事和桥段可以说是被玩烂了的。不管是穿越异界还是抄诗词,抑或武侠打斗情节,说实话新意并不多。但是必须承认,《庆余年》很好看。好看就好看在作者猫腻无比强悍的写作功底和作品极具戏剧性的情节。如果我们把写书比作做菜,《庆余年》就是一锅白菜豆腐,也没什么高汤之类好调料,全凭着作者猫腻的精工细活慢火熬炖做出来一道美味大餐,这很不容易。
这个故事从一个流血夜开始。患病而不能动弹的男主角在死后穿越到了一个名为“庆”的东方古代国度,他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婴儿,正被一个少年背在身后逃命。而出场人物之间有些云遮雾绕的对话也正是为之后的剧情埋下了伏笔。很有趣,猫腻似乎很喜欢布置一种足以概括全书的局,比如《将夜》里的昊天,又比如《庆余年》开头中,明显是属于男主父母双方部下的对话,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一个问题:他的父母是谁?
男主范闲在澹州里度过了童年,在无比的危机感中经历了些有惊无险的风波,先后受到了五竹和费介的教导,最终在十六岁时返回了庆国帝都,一脚踏进了这趟浑水中。他的父亲似乎是户部尚书范建,然而看书认真的读者会发现,陈萍萍说的是“主人的姆妈在澹州”。而在之后,随着监察院渐渐浮出水面,虽然作者还没有明说,但线索也已经很明显了——能让监察院长称为主人,并且称范建母亲为姆妈的,也只有那位庆国的皇帝陛下了。
这是一个架空的背景。比起需要大量考据的真实朝代,架空无疑更有发挥的余地,不仅仅是能省下考据的功夫,也能展现作者所独有的世界观。在这个世界中,南庆是大陆上的第一大国,庆国皇帝的权威不容侵犯,而诸如北齐东夷城西蛮都只能戒备着南庆的铁蹄何时出发。而在俗世之上,还有大宗师这样的存在,震慑四方,让这片大陆上的政局继续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范闲在南庆官场里高歌猛进,先是与皇帝的侄女成亲,然后一夜之间口诵百诗被称为诗仙,之后出使北齐、南下江南,执掌内库与监察院,风头可谓一时无两。然而随着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他不得不去面对那些过去的纠葛。实际上,《庆余年》的基调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很有些沉重的。书中的政治戏码完全是皇权至上,甚至会有为了排除异己而随意降罪于官员,即便是宰相之位也会被皇族同室操戈时殃及池鱼。这其中的种种体现了庆帝的至高无上,同时也引出了另外的疑问:集权如此的庆帝为何会容忍监察院的存在?以及,叶轻眉到底是怎么死的?
书中的种种冲突在我看来都十分的戏剧化,比如实际上庆帝才是范闲的亲生父亲,比如那个神秘的箱子,比如叶轻眉到底是什么人,比如范若若去做了什么,比如范建于叶轻眉若有若无的感情,比如五竹为何总是少年的模样,比如四大宗师,又比如……叶轻眉实际上是被庆帝所杀。猫腻在前头已经留下了足够多的线索,倘若遇上习惯性脑洞大开的读者,很轻易便能猜到后面的剧情。似乎曾经有读者说《庆余年》是集套路的大成之作,深以为然。戏剧性在造成冲突的同时,也容易变成套路,然而在《庆余年》中,即便早就猜到了谜题的答案,也实在很让人想知道,究竟剧情会如何发展下去?
叶轻眉、庆帝、范闲,这三人串联起了整本书,其他主要人物都或多或少与这三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范闲的脚步,这片大陆逐渐变得云谲波诡,四方蠢蠢欲动,南庆一直被隐藏的暗流汹涌也渐渐开始显露。庆国中如太后,如长公主,如林若甫,如陈萍萍,如范建;国外如北齐皇帝,如苦荷,如海棠,如四顾剑,都纷纷开始了自己的谋划。同时,那些出场较多的小配角也很有亮点,比如王启年。但更多的是如同背景板一样智商随着剧情需要忽高忽低的龙套和群演。
在这些人物和剧情之后折射出的其实是猫腻自己的思考与想法,书中的设定、情节和人物,都有独到之处。虽然我前头说了本书让人能猜到很多情节,但最后神庙的设定却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而书中的人物冲突也的确让人印象非常深刻,比如皇宫中长公主与皇帝的对峙,比如虎卫的叛逃,比如陈萍萍作为皇帝的左膀右臂,却在最后一刻将双方都逼入了死路,比如范建看似不争,却建立起了十家村……庆国皇帝,这个在书中没有出现姓名的人,一手策划了大东山之变,手握无上权力,却也在最后彻彻底底地将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
实际上我不喜庆帝并非因为他冷漠无情,不是因为他的神经质,甚至不是因为他杀了叶轻眉,毕竟叶轻眉当年挖的不止是墙角还是皇权根基,既然她的东西都拿到手了那杀掉也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反而非常合乎逻辑。然而既然已经动手了,何必再摆出一副深情不悔的模样来呢?用深情掩盖自己的无情,用强硬掩盖自己的脆弱,掌控欲和权力欲堪称举世无双,其实是因为总是在叶轻眉的阴影之下,即便自己创下了如此的丰功伟绩,也摆脱不了叶轻眉的影子,也无从去证明没了她自己也能办到。这样的皇帝,的的确确是如猫腻所说那般是一个“皇帝的符号”,却也让人油然生出些“不过如此”的感慨。
当年的叶轻眉可谓是南庆崛起的幕后功臣,手下的叶家产业名震四方,却悄无声息地死在了太平别院中。她的死亡影响了整个庆国,范建、陈萍萍、费介,这些当年与她一同奋战过的同伴,在许多年后依然没有忘记她的死。而庆帝,看似也对叶轻眉的死铭记在心,记得她的音容笑貌,保留着她的画像,还愿意把她留下的内库和监察院交给他的儿子,实际上背后却是帝王家的冷酷无情。而范闲,身为这两人的孩子,一直苦苦挣扎于两者之间,看到后面让人不禁心想,倘若不是因为大东山之变,倘若不是因为陈萍萍,范闲又能坚持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