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湘剧《月亮粑粑》的份量与温度

2017-07-03 13:58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7-03 13:58:01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湘剧《月亮粑粑》的份量与温度

  ——在湘剧《月亮粑粑》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湘剧《月亮粑粑》的份量与温度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教授 傅 谨:

  湘剧《月亮粑粑》是一部令人感动的作品。但我的欣赏感受有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从最初的疑惑到被其中越来越多的情景打动。

  《月亮粑粑》给我的感动,除了作品的表现力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作品所选择的特殊题材。它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代课老师秦雅云在偏僻的黄荆树小学艰苦执教三十年的动人故事。青少年时代,我曾经见证许多农村教师的艰苦与奉献。这部作品,唤起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感动莫名。20世纪70年代始,人口迅速增长突显出教育普及进程中教师资源短缺的瓶颈,于是,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一度成为缓解困局的权宜之计。大量此类教师虽然长期辛勤付出,但因为没有公职身份,待遇之低、生活之苦,令人扼腕。虽经诸多有识之士呼吁推动,政府下大决心终于解决了这一历史难题,但山区群众居住分散,仍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作品提出了中国当代社会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向主人公为山区教育献身的崇高精神倾注了敬仰和同情,却没有意识到困难的症结:对于山区儿童,方便上学的诉求与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诉求在根本上是互相矛盾的,它依然难以两全,简单和一刀切的政策措施显然无法满足这两方面的合理需求,而依赖乡村教师的无私奉献,更不是合理与长远的解决之道。

  诚然,湘剧《月亮粑粑》并不是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而创作的,我们也不能要求戏剧作品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书。优秀的戏剧作品应该且必然触及要当代人的心灵,《月亮粑粑》的创作团队浓墨重彩地描绘了秦雅云这位基层教师的艰辛与奉献,同时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一个特殊群体的命运。当我们为主人公的精神所感动时,同时自然而然地会引发诸多联想。通过这样的途径,作品体现了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人的命运的强烈关注,而这样的关注,无疑是它称之为优秀作品的前提。

  湘剧《月亮粑粑》描述主人公秦雅云的人生经历,精心设置的生活细节催人泪下。作品通过主人公在基层工作的苦难经历反衬她精神上的伟大。因此,打动观众的恰是艺术家面对苦难时的温情、悲悯及揭露现实社会尖锐矛盾与种种令人难以接受的不公正的勇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作品要写出人民的喜怒哀乐,生活的酸甜苦辣。但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许多人不吝于写喜写乐,及至写怒写哀时,难免有所保留或回避;掌握了很多写“甜日子”的手段,却不愿意写或没有写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辛酸苦辣。湘剧《月亮粑粑》不是这样的,它之所以难能可贵,就是由于能够全方位地、整体地揭示生活的真相。所以,这是一部有份量、有温度的作品。

  编剧盛和煜十分擅长将社会历史的宏大背景与小人物的境遇并置在一个空间,让我们看到两者之间在强烈反差下的深刻联系。湘剧《月亮粑粑》最能体现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就是第二幕。在黄荆树小学师生们沉浸在庆祝香港回归的气氛中时,秦雅云遭遇她个人职业生涯中的重大挫折——她本应获批的教师转正申请被拒绝,并未因其出色的工作而改变身份。这意味着,她还将持续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并只能以极微薄的收入继续过着极度贫困的日子。尽管她仍然坚持着应尽的责任,但是在剧中,这一突然而巨大的打击,迫使她追求人生以及职业的意义和价值,借此把戏剧冲突推向高潮。

  因为在电视转播的香港回归庆典上看到学生姜明科的身影,秦雅云才重新确认了把整个人生都投入黄荆树小学的价值与意义。如果说此前她只是出于个人良知以及继承父志的朴素愿望而成为一名山村教师的话,那么学生具有象征意义的成长,则让她切身体会到她在这个偏远山村中再普通不过的工作,其实和国家的发展之间有着虽远实近的关联。这就是教育的意义,更是中国无数百姓对教育的期待。湘剧《月亮粑粑》所选取的当地广泛流传的民歌,同样透露出这样的信息。

  值得赞赏的是,这一幕通过秦雅云的女儿渴望有一双花球鞋这一细节,串连起了剧情。如果说剧作在表现黄荆树的村民和主人公的贫穷时毫不吝惜笔墨,让我们知道秦雅云的女儿想买双球鞋这点愿望都难以满足,是为了强化秦雅云坚守在山村学校之不易,那么,在编剧技术上,这个细节的设置又成为激化戏剧矛盾的重要导火索,把许多看似毫不相关的线条联系在一起。通过这双鞋子引出了主人公的情绪化反应,让观众通过她的戏剧动作而不仅是抽象的语言,分享她所受的巨大委屈。因而,起到了“戏眼”的作用。

  但湘剧《月亮粑粑》仍有许多值得讨论与提升之处,该剧于2014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后,又于今年获得滚动资助。如果说基金滚动资助的目标,就是为了进一步打造剧目,使之精益求精。那么,个人认为,全剧的第三幕应该是加工整理与提高的重点。从目前的演出来看,第三幕的修改空间仍然较大,尤其是如何充实这一幕的内容,实为创作者应着力思考之处。该剧主人公秦雅云本有其原型,人物原型几十年的山村教师生涯,一定能够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生动感人的内容。假如能够在此基础上让第三幕有更丰富、更充实的戏剧情节,就能够避免各段落之间拉洋片式的渐次展现,减少只能无限放大某些细节、缺乏相互间逻辑递进关系的缺憾。

  在舞台表现上,斜坡式舞台的得与失,也值得探讨。张曼君导演的作品偏爱斜坡式的舞台,并由此形成她鲜明的风格。斜坡式舞台加强了戏剧场景的立体感,然而在舞台上直立的演员和斜置的桌椅之间的不平衡与不协调,对观众未必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体验。此外,《月亮粑粑》里有很多表现小学生活的情节。扮演这些少儿角色的演员,他们的表演风格明显留有20世纪中叶的儿童剧的痕迹,严重偏离了当代观众的视觉体验。在如何表现少儿以及他们天真烂漫的性格方面,湘剧《月亮粑粑》给出的答案并不让人满意。

  最后,《月亮粑粑》既名为“三幕湘剧高腔”,以文体上尤其是唱词上是否尊重高腔作为曲牌体的格律,如何才能让唱词与高腔优美的音乐旋律更为和谐,是剧本修改的难题。全剧虽有第二幕中“一句话问得心儿颤”这类充满韵味和形象感的核心唱段,但多数唱词都缺乏高腔应有的诗意、韵律和节奏感。这可能也是导致全剧在音乐上高腔风格不明显、不浓郁的原因之一。湖南省湘剧院以王阳娟为代表的优秀演员,在驾驭高腔的唱腔上有极高的造诣。因此,假如有更具诗意、更符合高腔表达方式的唱段,将会使该剧更感人、更精彩。

  期待湘剧《月亮粑粑》在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的助推下再上层楼,为今天的时代创造更优质的精神食粮!

  (光明网记者李姝昱整理)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